對于許多疾病,早期診斷可以大大改善現有的治療方法,從而提高戰勝疾病的機會。機器學習和計算能力的提高導致了高度能干的人工智能形式,在這方面可能是無價的。我們已經看到人工智能工具可以提高心電圖揭示心臟功能障礙的能力,更準確地預測卵巢癌患者的存活率,就在本周,通過測量心臟周圍的脂肪來計算糖尿病風險。
這方面的最新例子來自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和圣文森特醫院的研究人員,他們從患有和未患有前列腺癌的無癥狀患者的CT掃描開始。科學家們指出,一般來說,CT掃描對檢測骨骼和關節問題等疾病很有用,但放射科醫生很難用它們來檢測前列腺癌。
利用CT掃描,人工智能軟件被訓練來搜索可能表明該疾病的不規則現象。該工具隨著每次掃描的進行而改進,完善其能力并適應分析不同機器的掃描,最終發現疾病的最小特征。隨著時間的推移,它能夠勝過放射科醫生,在幾秒鐘內檢測出癌癥的生長,甚至在病人出現任何癥狀之前。
“我們已經訓練我們的軟件看到人眼無法看到的東西,目的是通過偶然的檢測發現前列腺癌,”研究報告的作者、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Ruwan Tennakoon博士說。“這就像訓練一只嗅覺靈敏的狗--我們可以教人工智能看到我們自己的眼睛看不到的東西,就像狗可以聞到人類鼻子聞不到的東西一樣。”
科學家們說,這項技術可以適用于各種診斷設備,如核磁共振儀。希望它可以作為CT掃描的一種綜合篩查工具,CT掃描涉及高劑量的輻射,因此不適合常規癌癥篩查。但是,如果病人因其他原因進行CT掃描,該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同時用于篩查他們的癌癥。
“澳大利亞沒有前列腺癌篩查計劃,但有了這項技術,我們希望能在因其他原因而接受掃描的病人中及早發現病例,”墨爾本圣文森特醫院影像診斷部CT主任Mark Page博士說。“例如,進行CT掃描的急診病人可以同時接受前列腺癌的篩查。如果我們能更早地發現它,并更快地將他們轉到專科護理,這可能對他們的預后產生重大影響。”
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報告》雜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