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科學促進海洋健康
每年6月8日,聯合國都會慶祝世界海洋日,以提高人們對海洋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的認識。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生命與生計”關注海洋對地球上所有生命的重要性,并揭示了海洋的變化。作為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世界海洋是氣候調節的支柱,也是解決不斷變化的氣候問題的強大源泉。原子能機構的科學家利用核和核衍生技術了解控制海洋的過程和機制,并提出保護人類和海洋環境免受氣候變化、污染、生境破壞和生物多樣性喪失影響的戰略。原子能機構協助各國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14:"水下生命"(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海洋和海洋資源)。
推薦閱讀
根據發表在《自然癌癥》上的一項研究,西北醫學科學家團隊已確定了ASXL1突變與白血病發病機制有關的分子機制。研究結果還表明,使用小分子抑制劑阻斷BAP1復合物(一種ASXL1為其編碼核心核蛋白的多蛋白復合物)可能是一種有希望的白血病靶向治療方法。
2021-05-28
前不久,迄今最高能光子“現身”,引起了巨大轟動。與此同時,也有網友提問:這么高能量的光子,會對人體有什么影響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看,1PeV的光子擊中人體會怎么樣?
2021-05-31
LHAASO發現首批“拍電子伏加速器”和最高能量光子 開啟“超高能伽馬天文學”時代
2021-05-19
電磁場暴露安全已經過了長達20年以上的國際范圍內的研究與評估。WHO和ICNIRP制定了相應的具有足夠安全保障的標準限值。現行國際標準是嚴謹的、值得信任的。
2021-05-13
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