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種子裝入航天器
•返回式衛星、宇宙飛船、航天飛機、航天火箭、高空氣球等
•固定在飛行器艙內,靠近艙壁上,充分接觸宇宙射線
搭載材料選擇標準
•遺傳穩定性高
•重要育種價值,需通過航天誘變進一步改良
•種子相對含水量13%-14%
搭載數量:
•小粒作物 3000粒以上/份
•大粒作物 1000粒以上/份
2.航天器進入太空
•種子處於高真空、微重力、高能粒子輻射
•飛行的高度常在175-500公里範圍
•誘變時間常為1-25天,其中15-25天突變率較高
高能粒子作用:
•引起生物遺傳物質DNA損傷,導致生物產生可遺傳變異
微重力作用:
•增強生物體對誘變因素敏感性,使染色體DNA損傷加劇,阻礙或抑制DNA鏈斷裂修復
3.種子遺傳變異
•主要為營養成分變異、抗病性變異、抗旱變異、果形變異、粒形變異
4.返回地面篩選培育
•航天器攜帶種子返回地面,對變異種子篩選
宇宙葡萄藤—將葡萄藤送入太空以助葡萄酒行業在氣候變化中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