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神奇的石頭——鈾礦石標本
鈾礦石標本可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它里面含有一種天然的放射性核素叫做U-235,核燃料最開始就是從這里來的。
核反應就發生在核電廠的堆芯里,里面擺放的這一個一個小方塊就是核電廠的燃料,就如同我們熟悉的鋼鐵俠,他胸口就是一個小型的核聚變反應堆,它們的功能都是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
02
輻射無處不在,這是真的嗎
其實我們每天都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了輻射的環境里,輻射確實是無處不在的。居住在核電廠周邊5km范圍內的輻射大小其實跟其他地方基本上沒有差異,所以大家也不必擔心核電站的輻射會影響到周邊的生態。
就連我們常吃的香蕉也有輻射,香蕉里面含有一種鉀的同位素K-40,它的含量也是微乎其微,不會對我們造成任何影響,可以放心食用。
03
被輻射過的食物,保鮮更持久
各大超市里采用真空包裝的鮮肉等食品,保質期也只有5—7天。但如果采用真空包裝再利用低劑量輻照處理,保質期就可延長至30天。目前,輻照已經成為我國食品保鮮非常重要的技術手段之一,是非常成熟并且安全的。
其實輻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還有很多,比如廣泛應用在醫療、安檢、考古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