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在國家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技術研發基地舉辦“醫用放射性同位素生產輻射安全與防護能力提升培訓班”。本次培訓旨在進一步強化醫用放射性同位素生產單位輻射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從業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和風險防范意識。國內放射性藥品生產、科研單位,以及地區監督站、省級輻射安全監管機構等約60人參加。
培訓內容緊密結合放射性同位素生產單位實際工作需求,設計了“理論+實踐+研討”課程體系,授課教師分別就放射性同位素生產輻射安全與防護、加速器與發生器生產過程中的輻射安全、I-131、Lu-177、Y-90等核素治療的輻射防護實踐等多個方面開展系統講解。不僅對現行法規標準進行深入解讀,還結合實際案例分享良好實踐和經驗做法,明確各類操作中的風險點與防范措施,有效提升參訓人員的專業知識和實操能力。
本次培訓對推動醫用放射性同位素行業高質量發展、保障工作人員與公眾健康、保護環境安全具有積極意義。培訓后,面向全體學員從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資水平、培訓資料、綜合保障,以及促進工作、個人收獲等方面開展評估,結果顯示滿意度為100%。學員們紛紛表示,課程設置合理,授課內容有深度、有內容,漲經驗、擴視野,極大提升各參訓單位輻射安全管理水平,同行交流亦有所收獲。通過系統學習與交流,參訓人員進一步增強輻射安全意識,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為促進核技術利用行業健康、安全、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