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維也納舉辦的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第69屆大會期間,一場以“促進放射性物質的安全運輸:作為具體解決方案的聯合聲明”為主題的邊會活動,吸引了眾多業內人士關注。放射性物質在醫藥、農業和核能領域作用關鍵,每年全球約有2000萬個相關包裹需安全快速送達。然而,運輸過程中拒載和延誤問題長期存在,即便貨物完全合規,港口、機場或承運人仍可能拒絕接受,這已成為行業焦點。
此次活動由法國、加拿大、意大利和世界核協會聯合主辦,獲國際原子能機構支持。活動介紹了2023年成立的國際原子能機構拒絕裝運工作組進展,成員國去年未就《行為準則》達成一致,轉而發布不具法律約束力的聯合聲明,促進第七類物質(放射性物質)運輸。法國駐維也納國際組織大使德爾菲娜·烏爾諾 - 普埃扎特指出,多年來行業面臨運輸被拒或延誤,原因多樣,各方一直努力尋找解決方案。國際原子能機構輻射運輸和廢物安全司司長希爾德加德·范登霍夫強調,放射性物質安全運輸是全球健康、能源和創新的基石,涉及多組織合作。國際原子能機構核醫學和診斷成像部門負責人戴安娜·帕茲列舉了該機構在多個領域的舉措,均依賴放射性物質及其運輸。歐盟委員會輻射防護和核安全部門負責人安娜·麗塔·洛佩斯·拉莫斯強調醫用同位素供應鏈脆弱,歐盟內部國際框架不統一,存在認識和理解問題。歐安諾核電包裝與服務公司的邁克爾·邁耶提及海運第7類材料困難,如許可證獲取時間長、港口倉儲限制等。世界核協會總干事薩馬·畢爾巴鄂·萊昂表示,運輸對核能和核科學技術領域至關重要,行業正投資培訓、合規性,尋求提高認識和傳播解決方案。國際原子能機構運輸安全部門負責人沙齊亞·法亞茲介紹了國家聯絡點制度,目前72個國家設有聯絡點,還計劃2026年3月舉行國際會議。意大利國家監管機構的保羅·阿爾瓦諾稱工作組確定了運輸問題原因,包括監管差異等。奧拉諾公司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工作組的安妮·普雷斯塔表示,聯合聲明雖無法律約束力,但能促使成員國為運輸提供便利,開啟應對拒載新時代。
放射性物質運輸問題復雜,各方需攜手共進。此次活動為解決拒載和延誤問題提供思路,通過聯合聲明推動行業進步,確保放射性物質安全、高效運輸,助力各領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