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強化監督員對核電廠地下水氚濃度監測工作的認知,不斷提升核安全監管能力,近日,生態環境部華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以下簡稱華南監督站)組織舉辦專題講座,邀請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專家,為全站監督員系統講解地下水氚監測技術與監管要點。
核電廠液態流出物中的氚以氚化水(HTO)形式存在,具有極強滲透性,對氚濃度的連續監測,是判斷核電廠運行期間放射性核素是否泄漏及遷移進入地下水系的有效手段。授課專家通過橫向對比,介紹了國內外核電廠氚排放與監測的具體情況,重點講解了高密度電法測量、多元素聯合示蹤等溯源篩查技術,并結合雨水管線海水倒灌等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氚異常成因及其監測方法。講座內容緊貼實際需求,針對性和實操性強,為監督員實施精準監管提供技術依據,啟發工作思路。監督員們紛紛表示,講座有助于大家理解氚遷移規律與泄漏溯源路徑,有助于提升對地下水氚濃度異常的敏感性與分析研判能力。
華南監督站將繼續開展專業知識學習,提高履職盡責本領,持續完善氚監測預警機制,加大對監測開展監督的力度,推動核電廠環境保護工作科學化、精準化,切實保障核與輻射安全及公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