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鈾一號”示范工程(以下簡稱“國鈾一號”)定位為國家“綠色礦山”和行業“標桿工程”。鑒于這個項目的超常規工程體量和“一年建成”的進度壓力,為確保企業嚴格落實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要求,近日,生態環境部華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以下簡稱華北監督站)主要負責人親自帶隊,對“國鈾一號”開展了環境保護例行監督檢查,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派員協同檢查。
檢查組強調,隨著“國鈾一號”等一系列鈾礦冶項目的建設投運,內蒙古地區作為國家地浸采鈾戰略基地的地位得到空前鞏固與提升。然而,鈾礦資源多賦存于干旱、半干旱的生態脆弱區,這些區域水文循環緩慢、植被恢復能力弱、環境承載閾值低,企業必須將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置于首位,主動應對地浸采鈾高速發展帶來的環保挑戰,嚴格執行“邊施工、邊修復”綠色施工要求,認真做好植被保護和恢復工作,不斷優化工藝監測和廢物管理機制,確保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鈾資源開發利用的全過程。
未來,作為“核電糧倉”的鈾礦將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華北監督站將進一步強化日常監督,壓實企業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保障綠色承諾貫穿鈾礦冶項目建設與運營的全生命周期,為建設美麗中國和平安中國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