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13個國家的21名人員在俄羅斯原子能公司莫斯科技術學院完成了與國際原子能機構聯合舉辦的有關核燃料循環和放射性廢物管理活動戰略的培訓課程。
為期五天的培訓中,學員學習核燃料管理全過程,尤其關注開放式和封閉式核燃料循環框架內處理乏燃料和放射性廢物的可能方法。課程首席專家克里斯托夫·謝里稱,從國家核計劃初始就制定清晰戰略是其長期成功的關鍵,此次培訓為學員提供了應對核計劃關鍵環節的實用工具。
該技術學院持續開展核工業先進技術培訓,如針對俄羅斯“進步”項目關鍵組成部分BREST-OD-300快中子鉛冷反應堆開展培訓。學院與“進步”股份公司合作開發專門課程培養專業人才,自2024年以來已有400多名專家完成相關教育項目。
培訓期間,學生圍繞課堂主題開展小組項目,提交各自國家在放射性廢物和乏核燃料管理領域的國家項目現狀概述報告。此外,培訓班還組織學員參觀位于埃列克特羅斯塔爾市的MSZ股份公司,了解燃料芯塊、燃料元件和燃料組件的制造工藝流程。
印度尼西亞國家研究與創新局放射性廢物管理設施安全經理Titik Sundari表示,課程為核計劃發展提供重要知識,有助于根據國際標準對核安全系統進行現代化改造。約旦原子能委員會輻射與核能專家耶南·阿卡拉稱,參觀燃料生產廠讓其看到課程理論如何付諸實踐。
國際原子能機構正積極與考慮建立或擴大國家核電計劃的國家合作,各級管理人員需建立和支持領導文化、促進安全文化。俄羅斯原子能公司技術學院國際合作中心每年與國際原子能機構聯合舉辦培訓活動,自2019年起成為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中心,2024年10月延續該地位,成為首個且唯一一個在五個關鍵領域與該機構合作的中心。自2019年以來,學院組織80多場國際活動,培訓來自61個國家的2000多名專家。
據悉,莫斯科州核燃料公司(JSC MSZ)是俄羅斯最大的工業企業之一,隸屬于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燃料公司TVEL管理體系,位于莫斯科州埃列克特羅斯塔爾市,為核電站、研究堆和船用反應堆生產核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