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西在核能領域動作頻頻,不僅推進微反應堆關鍵技術開發項目,還與俄羅斯探討核電站聯合建設合作。
(圖片:INB)
巴西核工業公司(INB)已與巴西科學技術創新部和研究與項目融資機構簽署合同,用于開發和測試適用于巴西計劃中的微反應堆的關鍵技術。該項目為期三年,耗資5000萬巴西雷亞爾(約910萬美元),還吸引了研究中心、大學及其他機構參與,包括海軍、能源與核能研究所和核工程研究所等。
在此項目中,INB將承擔供應核燃料和專業工程服務,并提供技術和行政支持。INB總裁Adauto Seixas稱,這是巴西核能行業的歷史性里程碑,INB不僅鞏固了其作為核燃料生產商的地位,更成為一家技術型戰略公司,在為巴西開發創新解決方案方面處于領先地位。核微反應堆除能滿足工業、國防和國家能源安全需求外,還具備為偏遠地區提供清潔、安全和可持續能源的巨大潛力。INB核燃料總監雷納爾多·岡薩加也表示,這項技術“可能會徹底改變巴西的分布式能源發電”。
巴西國家核能委員會(CNEN)項目旨在驗證開發巴西3 - 5兆瓦微反應堆的可行性。該項目愿景是,該微反應堆能裝入一個40英尺長的容器內,并可遠程運行10年以上且無需更換燃料。建議用途包括為偏遠城鎮、醫院和工廠提供可靠電力,減少對柴油發電機的依賴。該項目目前處于TRL 3技術成熟度等級,相當于數學建模和初步研究階段,目標是推進到TRL 6,即該技術在相關環境中得到驗證,更接近實際應用。
在全球范圍內,微反應堆項目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小型模塊化反應堆通常被認為包括功率高達300兆瓦的反應堆,而國際原子能機構則認為微反應堆的設計功率最高約為20兆瓦,集裝箱式反應堆尤其能夠運輸到各種潛在地點,包括偏遠地區。
與此同時,據《俄羅斯原子能報》報道,俄羅斯原子能國際公司市場營銷和業務發展部第一副總經理葉戈爾·克維亞特科夫斯基在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表示,俄羅斯正向巴西提供建設大型和小型核電站的聯合項目,并計劃以圣彼得堡的港口設施為基礎,開辟一條從俄羅斯出發的運輸走廊。他稱,無論是陸基核電站還是浮動核電站,都是為巴西各地區提供能源的絕佳解決方案,俄羅斯提供全方位服務,包括核電站的建設、維護、燃料供應和聯合運營。
目前,巴西有兩座正在運行的核反應堆——安格拉1號和安格拉2號,它們產生的電力約占巴西全國發電量的3%。安格拉3號核反應堆項目采用西門子/KWU公司生產的1405兆瓦壓水反應堆,于1984年開工,但兩年后暫停,尚未完工。該項目于2006年重啟,2010年澆筑了第一批混凝土。然而,由于政府合同的腐敗調查,該機組的建設在2015年第二次被叫停,當時工程已完成65%。此后,該項目重啟后又再次被叫停,目前仍在等待最終竣工日期的最終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