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在布基納法索啟動首個“Atoms4Food”(“原子能促進食物”)倡議聯合評估團,此為解決西非糧食不安全問題邁出的關鍵一步。
國際原子能機構和糧農組織聯合評估組在布基納法索首次開展“原子食物”倡議評估任務期間,對新水稻品種進行考察。(圖片:Victor Owino/國際原子能機構)
布基納法索約350萬人(占該國總人口近20%)面臨糧食不安全問題。“Atoms4Food”項目旨在借助核科學技術,增強布基納法索這一西非地區最脆弱國家之一的農業韌性和農業糧食體系。
此次工作組訪問于5月26日至6月1日開展,評估了布基納法索如何利用核能及相關技術應對提高作物產量、改善土壤質量、動物生產和健康以及人類營養等方面的挑戰。
“原子能為糧食”倡議由國際原子能機構和糧農組織于2023年聯合發起,旨在助力加強糧食安全,應對全球日益嚴重的饑餓問題。該倡議將支持各國運用昆蟲不育技術和植物誘變育種等創新核技術,提高農業生產力,確保食品安全,改善營養狀況,并使農業食品體系適應氣候變化挑戰。迄今,國際原子能機構捐助國和私營企業已為該倡議承諾捐贈近900萬歐元。
作為“原子能促進食物”倡議的一部分,評估工作組將評估參與國的具體需求和優先事項,確定核科學技術能提供有效解決方案的關鍵差距和機遇,評估結果將依據各國具體情況提供定制化方案。
布基納法索是迄今為止29個申請獲得“原子食物”項目支持的國家之一,預計今年還會有更多國家加入。布基納法索與貝寧、巴基斯坦、秘魯和土耳其一同,是首批申請在2025年派遣“原子食物”評估團的國家。
布基納法索很大一部分人口仍生活在貧困和不平等中,人口快速增長、性別不平等和低教育水平加劇了糧食短缺問題。目前,該國50%的大米消費依賴進口,政府目標是通過國內生產足夠大米來減少對進口的依賴,實現糧食主權。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拉斐爾·馬里亞諾·格羅西表示:“全球饑餓和營養不良現象日益嚴重,布基納法索尤其容易受到這一挑戰的影響。首次‘原子為食物’評估工作組訪問是我們利用核科學力量加強糧食安全的重要里程碑。隨著‘原子為食物’倡議在全球擴展,我們致力于提供切實可行的可持續解決方案,減少饑餓和營養不良。”
此次考察團由十名國際專家組成,分別來自作物生產、土壤和水管理、動物生產以及人類健康和營養等領域。考察期間,考察團與布基納法索農業部、衛生部和環境部舉行高層會議,并實地考察了環境與農業研究所的動物健康實驗室和作物育種設施、約瑟夫·基澤爾博大學的作物遺傳學和營養學實驗室以及農業部位于盧姆比拉的公牛站。
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技術食品和農業聯合中心主任兼布基納法索代表團團長馮東新表示:“布基納法索政府正努力實現糧食安全和主權,為國家人口提供充足、負擔得起、營養和安全的食品,同時加強農業食品體系價值鏈的可持續性。盡管工作艱巨,但我們的代表團發現,布基納法索政府在制定水稻、馬鈴薯、高粱和芒果等作物的氣候適應性戰略,加強牛、小反芻動物和本地家禽的可持續畜牧生產,以及減少嬰幼兒營養不良方面表現出堅定奉獻精神和承諾,同時考慮到與食品安全的聯系。”
評估團將提交一份綜合評估報告,包含“原子能促進糧食安全倡議”下干預領域的具體建議,這將有助于制定國家行動計劃,擴大兩大機構過去數十年的共同努力,包括擴大伙伴關系和資源調動。馮東新補充道:“我們現在的首要任務是提交一份具體的評估報告,其中包含切實可行的建議,以支持制定旨在改善國家長期糧食安全的國家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