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輻射環境監測技術中心(以下簡稱技術中心)與中廣核久源(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大學在浙江省城市放射性廢物庫組織對尋源定位系統進行性能驗證試驗。
尋源裝備采用四足機器狗,機器狗集成了輻射源三維定向陣列探測器(基于三個維度的傳感器組成的排列,精確測量目標的位置和方向),能夠在崎嶇地形中完成輻射源三維定位(圖1左)。定位裝備采用國產編碼孔伽馬相機(編碼孔成像技術的核心在于使用多個小孔來代替傳統的單一小孔成像),具備對輻射源定位和高分辨成像的能力,用于精細繪制出輻射源強度分布(圖1右)。
圖1 尋源裝備(左)和定位裝備(右)
在浙江省城市放射性廢物庫場地,工作人員用多個相同形狀鐵桶模擬輻射應急場景,其中未知的某個桶內布置有一枚約5毫居里的銫-137放射源(按國際原子能機構標準劃分,屬于放射性活度和危害極低的V類放射源,常用于科研中核子秤和農藥檢測等用途,因活度極低不易查找)。首先使用機器狗尋源裝備對現場進行初步巡檢,成功捕捉到放射源位于后排中間鐵桶內,并在上位機軟件中鎖定了放射源在光學圖像上的位置,并包含了能譜、源位置朝向角度信息。在基本明確放射源位置后,采用定位裝置在距離放射源桶約4米遠處,對放射源進行精細成像。定位裝置在較短時間內對約5毫居里的銫-137放射源成像成功,定位于桶底部靠右位置。
下一步,技術中心將聯合相關單位,繼續開展輻射事故應急條件下智能尋源定位技術研究和裝備測試,進一步對標先進,優化完善性能指標,以期形成一套有自主知識產權、輻射源定位精度高、核素識別準、響應靈敏快速、探測區域廣的國產化輻射應急智能監測技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