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日本組裝的第五次迭代原型腔內元件在以日本電物理設備研究所命名的科研機構成功完成熱測試。該測試由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圣彼得堡分公司旗下子公司D.V.葉夫雷莫娃(JSC NIIEFA)主導實施,系俄羅斯聯邦履行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項目國際承諾框架內的關鍵環節。
本次測試的組件包含全尺寸偏濾器原型的八個面向等離子體元件,于一月底運抵俄羅斯原子能公司總部。在為期約三個月的試驗中,該原型在10 MW/m²熱負荷密度及1,100°C高溫條件下完成5,000次循環測試,并在20 MW/m²熱負荷密度及2,200°C高溫條件下完成1,000次循環測試,驗證了其極端工況下的性能穩定性。
測試結束后,該組件將返回日本進行最終組裝,隨后全尺寸外部垂直偏濾器靶原型將運往法國。下一階段,項目團隊將啟動串行面向等離子體的偏濾器元件熱測試,預計2031年全面完成室內元件熱測試工作。
ITER項目作為國際社會合作建設的新一代熱核實驗反應堆,目前選址于法國普羅旺斯地區馬賽附近。其核心目標是通過驗證熱核能工業規模應用的技術可行性,推動相關技術流程的開發。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通過其ITER項目中心履行國家義務,負責統籌俄羅斯對該項目的實物貢獻。
等離子體元件熱循環試驗是ITER組織制定的強制性標準,是偏濾器部件供應協議實施的關鍵環節。作為ITER聯合實施方之一,德國電物理設備研究所(D.V.葉夫雷莫娃)為滿足測試需求,專門建設了ITER偏濾器測試設施(IDTF)。該設施的投入使用,標志著ITER項目偏濾器部件研發進入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