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伊格納利納核電站(INPP)新聞處報道,INPP計劃建造一個放射性廢物地面儲存設施的縮小模型,以作為其未來主儲存設施設計和安全性的測試平臺。
為滿足INPP的需求,設計方案已編制完成,旨在構建低中水平短壽命放射性廢物地面儲存設施工程屏障模型的縮小版。該模型將模擬主儲存設施地下室部分之一及其周圍的保護屏障層系統,但值得注意的是,此仿地面儲存設施不會填充放射性物質,僅用于規劃主儲存設施的建設。
INPP代表Jonas Kimontas表示:“在建造能夠持續使用幾個世紀的真正放射性廢物儲存設施之前,安全測試至關重要。因此,我們將首先測試一個較小的儲存設施模型,這可以視為實施主要儲存設施項目前的一次‘彩排’。”
預計該比例模型的設計將對主儲存設施工程屏障的施工方法選擇產生影響。此外,研究結果還將有助于識別或消除與主要地面儲存設施安裝技術相關的潛在風險。
“試點項目對于確保主儲存設施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的最大安全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鑒于其極長的使用壽命以及在使用放射性物質時需確保的最高安全標準,這一點尤為重要。”Kimontas強調道。
該工程屏障模型為封閉整體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安裝完所有必要層后,其尺寸將達到寬約64米、長約64米、高約10米。值得注意的是,西班牙、比利時、保加利亞和法國也存在類似的結構。
計劃中的短壽命低水平和中水平放射性廢物主要地面處置庫將位于維薩吉納斯市境內一塊占地45公頃的場地上,毗鄰INPP的其他放射性廢物管理設施。該處置庫將由三個鋼筋混凝土模塊組成,可容納多達10萬立方米的鋼筋混凝土容器,用于存放混凝土放射性廢物。
該儲存設施預計將于2038年填滿放射性廢物,并在關閉后至少運行300年。目前,INPP已配備的短壽命和極低放射性廢物貯存設施已投入運行,其中儲存的廢物在大約一百年后將不再具有危險性,而儲存設施本身將恢復為普通地形。
直到2009年,立陶宛通過伊格納利納核電站供電,滿足當地居民和企業的電力需求。然而,在歐盟的要求下,該核電站被關閉并開始退役工作,使立陶宛成為一個能源匱乏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