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2025中法“全變源追蹤獵人星座”計劃(Chasing All Transients Constellation Hunters,簡稱CATCH)合作會議在北京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粒子天體物理全國重點實驗室主辦,高能所張雙南研究員和熊少林研究員共同主持,旨在落實中法航天合作聯委會第十四次會議精神,為即將到來的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科學評估做準備。來自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法國替代能源與原子能委員會、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天體物理與行星學研究所等5家法方研究機構,以及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上海交通大學、廣西大學等14家中方科研院所、高校的70余位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
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曹俊出席會議并致開幕辭。曹俊簡要介紹了高能所的基本情況,回顧了中法兩國科學家在高能所多個領域的合作歷史,強調了這種合作的重要意義,并希望雙方在SVOM項目成功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空間天文領域的合作。
粒子天體物理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馮驊隨后詳細介紹了實驗室承擔的地面大科學裝置和空間天文任務,以及取得的重要科學成果。這些任務和成果體現了實驗室在空間天文領域的深厚積累和技術實力,為CATCH項目提供了有力支撐。
CATCH項目首席科學家陶煉在會上報告了CATCH項目整體情況及中法合作的階段性成果。中法雙方代表圍繞任務框架、載荷配置、科學案例、多波段觀測、偏振探測和星座智能控制等關鍵議題,進行了詳細匯報,并就技術細節、科學能力和未來規劃展開深入交流。
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宇宙科學項目負責人Patrick CASTILLAN表示,此次會議對深化雙方高質量合作意義重大,并建議盡快完善CATCH項目的科學案例。參會雙方認為,CATCH項目是一項具有重大科學潛力的空間項目,若該項目得以實施,將延續由SVOM任務所建立的富有成效的中法空間科學合作。
“全變源追蹤獵人星座”計劃(Chasing All Transients Constellation Hunters,簡稱CATCH)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于2019年提出的一項智能化X射線天文衛星星座任務。該計劃旨在解決時域天文學中X射線后隨觀測能力嚴重不足的問題,通過部署百顆配備緊湊型、輕量化X射線聚焦望遠鏡的微小衛星,同時拓展紫外、紅外和伽馬射線的觀測能力,利用先進的人工智能星座控制技術,實現對極端宇宙動態全景的多波段、多參量刻畫。目前,中法相關團隊正在積極推進該項目的聯合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