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省銅川市全面貫徹落實全省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總體部署,用責任感筑牢根基,以緊迫感激發動力,將使命感融入擔當之中,共同鑄就銅川輻射安全“盾牌”,圍繞防風險、保安全、促發展這一目標,不斷強素質、優服務、嚴監管、提質效,助推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銅川市連續多年無輻射環境安全事故,國家輻射安全數據質量核查連續四年排名全省前列,精細化管理工作得到了西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的充分肯定。
把握“三個關鍵”,夯實能力建設
錘煉業務能力。通過脫產培訓、交流討論、專項比武等方式提高業務水平,并支持輻射工作人員參加核安全工程師、環評工程師等考試,提升隊伍整體戰斗力。同時,采取走出去、請進來,以會代訓等形式,邀請輻射領域專家,對監管人員、從業人員進行輪訓,增加交流機會,提升隊伍的專業化水平。
提高監測能力。實現市區兩級輻射監測全員持證上崗,開展輻射環境監測自動站日常維護,土壤、水體等輻射環境監測樣品采集,γ輻射累積劑量片布設等監測任務。從“人、機、料、法、環、測”六方面梳理工作要點,緊抓短板弱項,組織人員加強對輻射監測標準、質控措施等知識學習,切實提高監測人員業務技能水平。
磨礪處突能力。銅川市先后組織開展三次輻射事故應急演練,其中“平安十四運—2021”受到陜西省生態環境廳的肯定和表揚,被推送至國家核安全局作為典型宣傳。通過多部門聯合、多場景練兵,持續提升對突發輻射事故的快速反應能力、應急處理能力和協調作戰能力。2024年4月11日上午,在陜西省生態環境廳不設腳本、真源真練的應急盲演中,從接警算起,銅川市生態環境局用時兩小時,完成了從人員組織、相關單位協調統籌到最終找到放射源,圓滿完成盲演任務,被中國環境報專題報道,并赴陜西省生態環境廳作交流發言。
發放“一張卡片”,筑牢安全防線
“有了這張卡片,遇到不會干、不敢干、難理解的輻射管理問題時,可以很快找到答案,真的是太方便了。”冀東水泥銅川有限公司能源環保部部長史剛說。
據悉,銅川市立足輻射安全管理現狀,回應訴求、靶向施策,分行業、分類別量身定制《核與輻射執法監督幫扶明白卡》,內容包括制度責任落實、日常管理、安全防護措施等事項,實現全市核技術利用單位使用明白卡“全覆蓋”,旨在幫助企業厘清職責,確保企業工作人員把輻射安全責任“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抓”在手里,一站式解決企業輻射管理痛點難點。
對全市涉輻單位全面摸排,掌握底數,建立全周期輻射“體檢”檔案,動態管理“一企一檔”臺賬資料,做到全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輻射安全監管系統信息完整率達到100%。督促各單位按要求、按時限開展輻射監測、培訓及應急演練。重要節點啟動聯管聯防聯控機制,遠程指導重點單位開展場所巡測。日常檢查以“四不兩直”突擊檢查為主,對違法行為實施處罰,全市累計開展執法檢查近640人(次),查處違法行為21起。針對醫療類核技術利用單位占比高的特點,對醫用射線裝置管理實行“六三四”管理辦法,確保監管人員能夠熟練掌握機房、人員、臺賬的管理措施。
收獲“一封信件”,提升營商環境
“銅川市生態環境局以‘精簡流程、提升效率、優化服務’為核心,旨在通過簡化審批流程、縮短辦理時限、強化服務質量,為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進而全面優化營商環境。”銅川市生態環境局執法監督科工作人員公冶祥麗說。
近年來,銅川市生態環境局接連收到一封封感謝信,見證銅川優化營商環境的責任和擔當。其中一封來自耀州區小丘中心衛生院的信件,言辭質樸,感情真摯。按照規定,有效期屆滿需要延續的,應當于許可證有效期屆滿30日前向發證機關提出延續申請,該院許可證離有效期屆滿只有兩天時間。工作人員主動服務,加班加點審查,第一時間對該院許可申請進行了批復,企業及時取得輻射安全許可證。
銅川市把嚴管和服務有機結合,充分利用國家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管理系統作為監管工作“第一手資料”,不斷提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信息化水平。關注兩個時限,在輻射安全許可證期限屆滿前兩個月提前告知延續時限和辦理要求,在每年12月31日前告知輻射安全年度評估報告編撰要求及證明材料,采用預先提醒方式助力營商環境再優化。
開展“三送三進”,強化宣傳培訓
圍繞國家核安全總體思路和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強化宣傳力度,充分利用“4•15”“6•5”等節日,拓展宣傳新模式,常態化開展全社會輻射安全宣傳工作。
送科普進校園。聯合錦繡園等多所中小學開展以“‘核’你一起,探索核能奇妙世界”為主題的宣講活動,傳播了核與輻射科學知識,在學生心中播下向往科學的種子。
送標準進企業。組織業務骨干赴崔家溝能源公司、煤層氣鉆采公司等企業,針對企業行業特點,分門別類開展輻射安全與防護系統培訓,告誡企業員工要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夯實企業主體責任,提升防范化解風險能力。
送知識進社區。在天籟社區、陽光小區、春林村等地開展科普宣傳,用普通群眾“看得懂、聽得懂”的表現形式,圍繞群眾關心的基站電磁輻射、電磁輻射危害、電磁輻射和電離輻射的區別等熱點問題進行解讀,營造人民群眾人人知曉、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圍,不斷鞏固核安全文化宣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