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原子能研究院高級放射線研究所1月23日宣布了一項重要研究成果:從耐放射線微生物耐輻射球菌中分離出的細胞外囊泡外泌體展現出卓越的放射線防護效果,為輻射損傷防護領域帶來了新的突破。
Euibaek Byun 博士的研究小組正在建立輻射暴露和損傷模型,并解釋實驗室老鼠的輻射暴露測試結果
輻射照射對人體器官造成的損傷一直是醫學界亟待解決的難題。盡管全球范圍內都在努力開發輻射防護劑,但現有防護劑的使用往往因毒性或副作用而受到限制。因此,開發安全有效的輻射防護劑顯得尤為重要。
韓國原子能研究所的Byun Eui-baek博士團隊在這一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他們首先大量培養了耐輻射奇球菌,并通過超速離心技術成功分離出了外泌體。隨后,利用研究所擁有的輻射照射設施,團隊設計了輻射暴露和損傷模型,以探究輻射暴露與身體損傷之間的相關性。
源自抗輻射微生物的細胞外囊泡(外泌體)針對輻射損傷的治療效果概念圖
在實驗中,研究團隊將實驗小鼠分為兩組,一組給予外泌體處理,另一組則保持原樣。大約一個小時后,對兩組小鼠進行了8Gy的放射治療(每次典型癌癥治療的放射劑量通常為2~3Gy)。結果顯示,給予外泌體處理的小鼠存活率增加了約70%,且造血系統和胃腸系統幾乎未受損傷。這一發現表明,外泌體具有顯著的放射線防護效果,且能夠保護多個器官免受輻射損傷。
值得注意的是,現有FDA批準的輻射防護劑往往只能恢復單個器官的損傷,而這項研究則開辟了保護多個器官的新方法。此外,研究團隊還分析了外泌體對實驗小鼠的生物相容性,并證實其安全無毒副作用,有望超越目前FDA批準的輻射防護劑的使用局限性。
據悉,該研究得到了科學技術部核研究開發項目的支持,并將于2024年12月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上發表。該期刊的影響因子高達10.0,在材料領域排名前5%,進一步彰顯了這項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韓國原子能研究所高級放射線研究中心主任鄭秉燁表示:“目前還沒有獲得FDA批準的具有多器官保護功效的放射線防護劑。我們的研究將有望通過必要的手段實現產業化,為應對動蕩的安全危機、輻射抗癌治療和太空時代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