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韓國原子能研究所高級輻射研究所的“RFT-30回旋加速器”
近日,韓國原子能研究所與先進放射線研究所聯合宣布,將在國內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于2025年全面啟動創新研究與開發(R&D)項目。
回顧過去一年,兩大研究所致力于前沿輻射核心技術的研發與成果推廣,取得了顯著成效。其中,韓國首次向東盟國家——泰國出口了基于回旋加速器的鋯89同位素,這一突破性成果不僅為乳腺癌診斷劑的開發提供了關鍵同位素,也為韓國進入國際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CRISPR基因剪刀成像技術的開發也標志著韓國在基因編輯成像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在納米材料半導體領域,研究所通過確認伽馬射線引起的電特性變化,探索了耐輻射半導體在太空中的應用潛力。在文化遺產修復方面,本地生產的持久材料(如絲綢等)成功應用于古代書法繪畫的修復,為文化遺產保護貢獻了科技力量。
輻射育種技術領域同樣成果斐然。國產蠶豆新品種“Wonjam 1號”的越冬率提高了50%,紅麻工業材料驗證技術開發及木塑制造技術也申請了國際專利,展現了輻射技術在農業和工業領域的廣泛應用前景。
在國際合作方面,兩大研究所積極參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各項活動,包括原子能科學與應用部長級會議、移動電子束加速器邊會等,不斷擴大全球合作網絡。同時,還致力于K射線技術的全球化推廣,連續三次成為韓國首個IAEA國際合作中心,并計劃積極參與IAEA的ZODIAC(人畜共患病整合行動)和NUTEC Plastics(控制塑料污染的核技術)等重點項目。
展望未來,2025年,兩大研究所將認真推進“不可替代輻射技術(NFRT)”研發項目,重點開發輻射技術以外的不可替代或在技術競爭中具有優勢的原創技術。這包括利用活性物質轉化技術的改良新藥、原子重排技術的半導體均勻摻雜技術、離子導體分子固化的全固態二次電池技術以及核心抗輻射半導體技術等。
在國際合作領域,兩大研究所將繼續深化與IAEA的合作,并計劃啟動新的國際聯合研究項目,如振興國產30MeV回旋加速器項目。同時,還將加強與目標國家的合作議程,推廣回旋加速器及放射性同位素生產技術,開展相關培訓和聯合研究。
此外,兩大研究所還將繼續培育更多的研究機構公司,如開發使用GI離子材料的除臭產品和凈水產品的GI Co., Ltd.等,并計劃擴大和追求各種工業應用,如基于電子束的牲畜氣味減少系統的現場演示等。
為了加強地區交流活動并讓廣大民眾體驗放射線技術,兩大研究所還將組織放射線了解小組(Bangimo),并通過公民記者團開展宣傳和地區社會貢獻活動。
先進放射線研究所所長鄭秉燁表示:“該研究所將通過創新研發和全球合作,躍升為輻射技術領域的領導者。我們將率先成為輻射技術領域的領先者,并努力打造一個公眾和當地居民可以直接體驗的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