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核電站建設熱潮在全球范圍內的持續蔓延,發達國家紛紛將目光投向了SMR(小型模塊化反應堆)技術的發展,這一技術被視為“核電行業的游戲規則改變者”。
據韓國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員Hyoin Park、Taeho Lee和Yeonjoo Jo在《全球SMR市場:2024年重大進展和2025年值得關注的領域》中的報告指出,今年,美國兩家公司——TerraPower和PacifiCorp(美國西部電力公司)將在懷俄明州凱默勒工廠共同建造Natrium發電廠。目前,第一臺機組的建設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去年3月,這兩家公司已向美國核管理委員會(NRC)提交了核反應堆設施建設許可證的申請,并計劃在今年內正式啟動建設。預計該發電廠將于2029年竣工,并在2030年正式投入運營。
與此同時,X-Energy公司也在德克薩斯州Seadrift的陶氏化學工廠內建設其首個Xe-100裝置。作為首個利用SMR進行非發電(工業過程熱)的項目,X-Energy計劃在今年內提交施工許可證申請。此外,該公司還在積極推進在華盛頓部署4臺Xe-100機組的項目以及在田納西州建設TRISO燃料廠的項目。
美國政府(國防部)同樣在積極行動,正在開展用于國防目的的移動核反應堆示范項目。核反應堆創新中心(NRIC)計劃在今年內完成微反應堆的預測試設計,并啟動關鍵的試驗工作,預計將在2026年進行測試。
在加拿大,Ontario Power Generation公司正在其達靈頓基地建設四個BWRX-300(300MWe)發電廠。目前,公開聽證會已經完成,加拿大核安全與安保委員會(CNSC)正在對施工許可進行審查。該公司計劃在今年內完成施工許可的審批并開始施工,目標是到2028年完成首臺機組的建設,并在2029年底左右開始商業運營。
此外,瑞典正在考慮在Ringhals核電站建設SMR,去年6月已選定勞斯萊斯和通用電氣日立為項目開發商候選者。英國則在國家核能機構(GBN)的領導下,對國內將建造的中小型反應堆進行篩選,目前范圍已縮小至勞斯萊斯、Holtec、GE-日立和西屋電氣等四家公司,計劃在今年春季選出兩款最終車型。
在羅馬尼亞,NuScale公司正在Doiceti熱電廠建設VOYGR-6(六個77MWe模塊)。在美國政府的全力支持下,FEED二期設計和投資保障工作正在有序進行。同時,羅馬尼亞的許可進展以及美國政府對NuScale的額外財政支持也備受關注。
報道稱,獲得土地和運營商(買家)的SMR運營商將牽頭建立SMR產業和供應鏈。目前,示范項目成功的關鍵是能否獲得計劃的第一臺機組的施工許可證并開始施工。
值得注意的是,曾經宣布棄核但又回歸核電的歐洲也在積極引入SMR。除了活躍的英國、法國、瑞典、羅馬尼亞和波蘭外,愛沙尼亞、芬蘭、挪威和烏克蘭等國也在尋求SMR相關項目。這些國家預計今年將獲得SMR土地并獲得政府政策支持。尤其是意大利,去年7月宣布恢復核電,增加了引入SMR的可能性。
在歐洲之外,東盟國家也在積極引進SMR。除了此前有意引進SMR的印尼、菲律賓外,越南、馬來西亞近期也再次推動引進SMR等核電站的政策,引發廣泛關注。
此外,大型科技公司也加入了SMR熱潮。隨著人工智能帶來的數據中心數量的增加,大型科技公司對SMR的興趣不斷上升,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例如,谷歌去年10月簽署了購買Kairos Power生產電力的協議;亞馬遜去年10月對X-Energy進行了價值5億美元的股權投資;Equinix去年4月與Oklo簽署了一份初步合同,將購買高達500MWe的電力;而META去年12月則發起了核電供應商的RFI競賽,以提供高達4GW的電力。
與此同時,俄羅斯和中國作為非西方國家,已經成功將中小型反應堆商業化。俄羅斯的Akademik Lomonosov浮動電站自2019年以來一直為遠東佩韋克市供電和供暖,而中國則在山東省石島灣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商業化的高溫氣體反應堆(HTR)發電廠,并于2022年12月開始100%產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美國和俄羅斯之間就核燃料供應問題爆發了沖突。美國于去年8月對俄羅斯低濃鈾實施全面進口禁令,作為回應,俄羅斯于去年11月限制向美國出口濃縮鈾。相應地,美國正在繼續進行大規模投資,其中包括投資27.2億美元擴建用于第四代核反應堆的HALEU(高純低濃鈾)生產基地,以滿足未來對HALEU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