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至12日,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與高能物理交叉研討會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功舉辦。本次研討會由核探測與核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旨在梳理核與粒子物理學科的研究需求,探討如何利用量子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推動核與粒子物理學科的研究與應用,進一步促進相關領域的跨學科交叉與合作、創新與發展。來自國內外專家學者共60余人參會。中國科大物理學院趙政國院士出席會議,楊洪洮特任教授主持會議。
1月11日上午,會議舉行開幕式,趙政國院士發表致辭。他指出,先進計算方法和數據處理在核與粒子物理學科中有著廣泛應用和重要作用。近年來,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發展迅猛,為物理學研究提供了全新視角和工具。希望與會者深入探討如何將這些前沿技術更好地應用于核與粒子物理的研究中,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和起點,推動量子計算、人工智能和核與粒子物理領域的深度融合。
本次研討會設置四個專題版塊,分別為量子計算、人工智能、電子學及總結討論。在報告環節,專家學者分享了量子計算與人工智能領域最新的研究進展與應用案例,并通過多學科的視角,深入探討超導量子計算、大語言模型等相關技術在高能物理中的潛在應用,為學科發展提供新思路與方案。
在總結討論環節,與會者深入交流量子計算與人工智能在高能物理中的應用前景、面臨的挑戰和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大家一致認為,通過跨學科合作與技術創新,量子計算、人工智能技術將極大提升高能物理研究效率,在高能物理研究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推動領域跨越式發展。
此次研討會不僅為量子計算、人工智能和核與粒子物理的跨學科融合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平臺,也為未來的合作與技術創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會議的成功舉辦標志著物理學院在探索應用量子計算與人工智能技術方面已邁出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