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由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科協共同策劃的《原子核物理導論--朱光亞手稿集》(以下簡稱《原子核物理導論》)的首發式在北京舉行。由中國科協主辦的“惟愿一生成一事——紀念朱光亞誕辰100周年專題展”同時在中國科學家博物館開展。在《原子核物理導論》新書發布環節,朱光亞長子朱明遠,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黨委副書記田東風,中核集團科技質量與數字化部主任尹衛平,中核集團黨群工作部副主任任小博,中國核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劉建橋,中國原子能出版社總編輯譚俊共同為新書揭幕。
中國原子能出版社總編輯譚俊在首發式上介紹了《原子核物理導論》的出版背景和社會價值。據悉,這部手稿集是朱光亞20世紀50年代在大學講授原子核物理的講義,不僅是體系嚴密、論證嚴謹的核物理教材,更是珍貴的歷史文獻。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亞洲核物理聯合會原主席柳衛平評價該部手稿以系統嚴謹的邏輯和深厚的理論儲備為基礎,以工整娟秀的文字和透徹精練的語言,清晰地詮釋了復雜的核物理概念。手稿涵蓋了從原子核基本性質到基本粒子性質的完整知識體系,對核物理教學和研究提供了寶貴借鑒。手稿中的紅筆補充和打磨,體現了朱先生嚴謹求實、精益求精的學術精神。相信這部手稿集能激勵更多的年青人以朱光亞院士為榜樣,不斷探索、勇攀高峰,為實現科教興國和國防安全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