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PAS 團隊訪問了羅馬尼亞切爾納沃達核電站,評估了該設施的核安保措施。(圖片來源:國際原子能機構)
近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專家小組在羅馬尼亞圓滿完成了國際實物保護咨詢服務(IPPAS)任務。此次任務由羅馬尼亞國家核活動控制委員會(CNCAN)主辦,旨在評估該國的核材料和核設施核安全制度。
IPPAS考察團于12月2日至13日對羅馬尼亞進行了實地考察,考察團由來自加拿大、捷克共和國、德國、匈牙利、立陶宛、荷蘭王國、英國和美國等國的10名專家以及一名國際原子能機構工作人員組成。美國核管理委員會國際項目辦公室防擴散和國際核安全高級顧問南希·弗拉戈揚尼斯率領該團隊。
在考察期間,IPPAS團隊參觀了切爾納沃達核電站和米奧韋尼的皮特什蒂核燃料廠,這兩處設施是羅馬尼亞核能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切爾納沃達核電站運營的兩臺核電機組到2023年將供應該國約19%的總能源,而羅馬尼亞也計劃進一步擴大其核電計劃。
此次是IPPAS第四次派團訪問羅馬尼亞,前三次分別是1997年、2002年和2012年。羅馬尼亞于2007年批準了《核材料實物保護公約》2005年修正案,該修正案大大增強了原公約的效力,并規定了締約方有義務確保對所有用于和平目的的核設施和核材料進行實物保護。
IPPAS團隊在考察過程中與羅馬尼亞國家核能機構、緊急情況總監察局、國防部等多個部門的官員進行了深入討論,并贊揚了羅馬尼亞為加強其核安全制度所做的全面努力以及核安全各主管部門之間的有效合作。團隊還認可了羅馬尼亞核設施核安全措施的加強,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和意見,以支持羅馬尼亞加強和維持核安全。
國際原子能機構核安全司司長埃琳娜·布格洛娃表示,羅馬尼亞繼續努力加強關鍵國家基礎設施的物理保護和計算機安全,這對于維持最高水平的核安全至關重要。她強調,國際上不斷演變的威脅和安全形勢要求各國提高警惕,防止、發現和應對惡意行為。
CNCAN主席Cantemir Ciurea Ercau對IPPAS代表團的詳細分析和專業精神表示感謝,并指出此次代表團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對于加強羅馬尼亞的核安全制度至關重要。CNCAN致力于實施必要措施以落實這些建議,并繼續努力改善核材料和放射性材料以及相關設施的實物保護。
此次任務是國際原子能機構自1995年該計劃啟動以來執行的第108次IPPAS任務。IPPAS工作組旨在協助各國加強其國家核安全制度,并為保護核材料和其他放射性物質及相關設施提供國際原子能機構指導。在執行任務期間,國際專家小組會觀察一國的實物保護系統,將其與國際良好做法進行比較,并提出改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