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華東地區核技術利用產業迎來了新一波發展浪潮,質子重離子治療裝置、可控核聚變、核藥和放射源生產等新質生產力不斷涌現。面對核行業發展新形勢,生態環境部華東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以下簡稱華東監督站)積極謀劃布局,創新工作方法,主動靠前幫扶,以干事創業的熱情、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保障核與輻射安全,助力企業安全、高效、穩定投產運行。
中核秦山同位素項目(以下簡稱中核秦同項目)依托秦山核電重水堆,實現了放射性同位素及放射源國產化的穩定供應,打破我國醫用同位素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面對新工藝給監督工作帶來的新挑戰,華東監督站高度重視,多次赴中核秦同項目現場指導調研,組織召開推進協調會,部署幫扶監督工作。安排專人跟蹤項目進度,制定專項幫扶計劃,從項目規劃、環評、建設、取證到投產運行,開展全過程幫扶監督,緊盯關鍵風險節點,確保輻射安全。在華東監督站以及各方協作努力下,中核秦同項目2022年12月開工建設,2024年11月取得生態環境部頒發的輻射安全許可證。隨著2024年11月29日首批鈷-60放射源的成功下線,標志著中核秦同項目順利投產。
中核秦同項目監督工作的高質量完成,是華東監督站陪伴式監督、幫扶式監督的生動體現。責任在肩,使命如磐,華東監督站將牢牢把握行業發展趨勢,以高品質服務和高標準安全,為核行業新質生產力的培育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