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在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部舉行的核技術應用部長級大會期間,中國成功舉辦“原子能造福全球南方,共創核美家園”的主題研討會,中國同位素與輻射行業協會(CIRA)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會上正式簽署了“關于在放射性同位素與輻射加工領域的實際安排合作協議(Practical Arrangement, PA)”。此次簽約標志著雙方將進一步增強在該領域的合作,展現了中國在全球核技術應用領域的影響力和參與度,對于推動全球和平利用核技術與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同位素與輻射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張軍旗、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干事納賈特·莫克塔分別代表雙方簽約。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副總干事劉華,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秘書長黃平,中國常駐維也納代表團大使李松、公參劉光輝,中核集團總會計師王學軍共同見證。
根據簽約內容,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在核技術應用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舉辦學術和培訓活動、研討會和其他會議,交流可公開的技術文件、出版物和其他信息。同時,雙方還將為對方在專業領域的數據庫開發工作提供支持協助。
中國同位素與輻射行業協會是國內核技術應用領域首個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簽約的行業組織,已成為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核技術應用領域的重要合作伙伴。此次合作協議的成功簽署,是在雙方長期合作和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合作范圍和深度的重要舉措。雙方今后將持續加強合作,不斷促進核技術在醫療、工業、農業、環境保護及安全等多個領域的應用,為利用核技術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作出積極貢獻。
據悉,中國同位素與輻射行業協會作為國內核技術應用領域的主要行業組織,以推動核技術應用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使命。近年來,在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的長期指導和大力支持之下,協會多次組織、參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核技術應用領域的各項活動,并積極發動國內廣大會員單位,充分參與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各項活動和倡議。如今年3月在蘇州組織承辦國際原子能機構“輻照加工設施質量管理提升中期會議”,來自國際原子能機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泰國、斯里蘭卡、韓國、孟加拉、蒙古、緬甸、老撾、尼泊爾、柬埔寨等13個成員國的輻照技術專家學者參加;5月在上海嘉定聯合承辦國際原子能機構“通過輻射改性對聚合物廢物進行再利用和回收用于工業品生產(二期)”協調會議。2017年4月及2022年8月,國際原子能機構舉辦首屆與第二屆輻射科學和技術應用國際會議(ICARST)期間,在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指導下,協會組織中國企業代表承辦了中國邊會,在國際舞臺展示核技術應用領域中國產業和中國企業的發展成就,推進國際間交流與合作;同時,充分發揮溝通橋梁與紐帶作用,積極組織中國企業舉辦展覽,為機構大會增加中國貢獻。
此外,協會還多次接待國際原子能機構高級別領導來華調研考察,進一步加深了雙方的了解和合作;共同組織申報了國際原子能機構技術合作國家計劃框架(2022-2027)項目提案,并積極推薦行業專家參加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相關培訓及研討班,提升了雙方在核技術應用領域的專業水平和國際影響力。
在疫情期間,中國同位素與輻射行業協會更是發揮專業優勢,完成了《醫用一次性防護服輻照滅菌應急規范(臨時)》(中英文版)的編制工作,為防護服輻照滅菌工作提供了技術標準,并由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報至國際原子能機構,在相關成員國進行推廣,為全球疫情防控貢獻了堅實力量。
此次簽署合作協議,不僅是雙方多年合作的成果結晶,更是對未來合作的美好期許。中國同位素與輻射行業協會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共贏的理念,與國際原子能機構一道,積極搭建中國與世界各國核技術領域產學研交流合作與展覽展示的高端平臺,凝聚產業合作共識,促進國際商貿往來,展示推動全球核技術應用產業發展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