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Rosatomflot)
北海航線(NSR)沿著俄羅斯北海岸延伸,連接歐洲和俄羅斯遠東港口,全長5600公里。截至 12 月 21 日,Rosatom 報告稱已運輸了 3500 萬噸,而之前的記錄是 2021 年創下的 3410 萬噸。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北極發展特別代表弗拉基米爾·帕諾夫指出,1987年,蘇聯NSR貨運量創下7噸的紀錄,2023年的這一數字較2022年有所反彈,當時的貨運量下降了90%。過境貨物流動“由于地緣政治因素”。他表示,這一情況已得到扭轉,過境貨運量創歷史新高,達到 217 萬噸, 貨物從蘇伊士運河改道至北海航線。
據挪威諾德大學 高北新聞報道,援引 高北物流中心的數據, “中國對俄羅斯原油的強勁需求導致2023年北海航線的過境貨運量創歷史新高。十幾批貨物交付了1.5百萬噸原油從波羅的海經北極到達中國”。報告稱,“額外的運輸量以鐵礦石、煤炭和液化天然氣的形式出現。普通貨物和集裝箱貨物約占 7%”。
Rosatom表示,通過使用北方航道而不是蘇伊士運河,從摩爾曼斯克到日本港口的距離減少了一半,所需時間從約37天縮短至18天。帕諾夫在談到貨運總量的增長時表示:“這種貢獻只會增加。 俄羅斯聯邦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將北方海航線確定為戰略發展重點之一。”
據塔斯社報道,北海航線的進一步發展也將被列入三月份在俄羅斯商會舉行的一次會議的議程上,據塔斯社報道,該會議將重點關注該航線“骨干城市”的發展。報道還援引普京總統去年12月的話說,北方航道“變得比蘇伊士運河更有效率”,并且在一年中的不同季節對船舶更加開放,盡管破冰船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需要,“十多年來,這對我們國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競爭優勢”。
核動力破冰船在這條航線的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目前有一個建造新船隊的“22220項目”建設計劃。作為其中的一部分,第二臺 RITM-200 反應堆機組于 12 月 22 日交付到圣彼得堡的波羅的海核電站,將安裝在楚科奇號上,預計于 2026 年交付。該反應堆重 147.5 噸,長 7.3 米高、直徑 3.3 米 - RITM-200 安裝包括兩個反應堆,每個反應堆的熱功率為 175 MWt,通過雙渦輪發電機和三個電機為螺旋槳提供 60 MW 的功率。
楚科奇的第二個反應堆抵達(圖片來源:波羅的海造船廠)
Rosatom機械工程部門制造商負責人伊戈爾·科托夫(Igor Kotov)表示:“第十臺RITM-200反應堆機組抵達波羅的海工廠對于Rosatom機械工程部門來說是一件重大事件。現在所有最新一代通用核破冰船都在建造中該造船廠配備了最現代化的設施,使破冰船隊能夠更高效地工作,并沿著北海航線運輸更多的貨物。”
22220 項目的第四艘破冰船“雅庫特”號目前也在該現場建造。11月,其高18.6米、重約76噸的桅桿被裝上船,最終高度達到59.3米。它定于今年晚些時候投入使用,屆時它將繼阿爾蒂卡號、西伯利亞號和烏拉爾號之后投入使用。
雅庫特號獲得了桅桿(圖片波羅的海造船廠)
FSUE Atomflot 總干事顧問安德烈·特尼茨基 (Andrey Tenitsky) 表示,Rosatomflot 員工的平均年齡顯著降低:“年輕人被吸引到新型通用核破冰船的工作:現代化的國產設備、獨特的技術和“可靠性。 但這些船舶上的職業發展也很明顯。 例如,22220型核動力船舶上有兩名船長尚未年滿4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