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來,放療技術持續改進
放療劑量聚焦方式和能量強度升級持續進展。放療是通過聚焦高能射線于腫瘤發揮放射生物效應,要讓放療輻射劑量聚焦和能量強度足夠大以及劑量效率足夠快,才能達到放療治病的目的。由此放療圍繞射線能量聚焦技術持續改進,從二維表面放療、三維適形放療、立體定向放療等技術的創新應用,實現了輻射能量高度聚焦于腫瘤的目標。
放療保護正常組織能力持續增強。有了聚焦能量打擊腫瘤的能力之后,要設法讓正常組織輻射劑量低和范圍小,從而誕生了更好保護腫瘤周圍正常組織器官的調強放療技術,使放療既能有效打擊腫瘤,又能減少正常組織損傷。而且無論用光子放療還是離子治療都能實施調強放療。
放療精準治療技術持續進展。精準放療技術是讓放療目標打得準的一系列關鍵技術,人體是會動的,體內呼吸、胃腸有蠕動,胃腸、膀胱等有容積變化,由此放療定位技術和施照技術從表面標記到體內圖像驗證,從自主呼吸、呼吸控制到呼吸跟蹤,從全放療周期一個狀態到放療間和放療過程中動態調整一切變化的自適應放療的實施,使放療打得準、周圍正常組織誤傷小。
放療精確診斷水平持續提升。要想放療的目標打得早、打得對,還要不打或少打正常組織需要先進高質量影像診斷技術的支撐。放療技術隨著影像技術的進展而發展。在影像只有x線透視機的時候,放療只有落后的二維放療,隨著CT和MRI的出現,放療從二維向三維以及多維放療技術進展,隨著PET/CT等功能影像出現,放療在早、中、晚期腫瘤中都發揮著更大作用,多模態影像技術不但能指導放療打得對、打得準、還要評價放療的療效、損傷以及并發癥。
放療劑量分割模式持續創新。放療技術治療腫瘤的目標是根治腫瘤,要讓放療目標被打死,不造成正常組織的嚴重損傷,就需要設計好放療劑量模式:一是要劑量計算精確,二是要腫瘤劑量足夠,三是要正常組織器官可耐受,四是放療周期盡量短。這涉及到放療計劃設計和劑量分割模式創新兩大重頭戲。放療劑量計劃設計經歷了常規放療二維平面對穿野設計和手工劑量計算、到三維立體多野計劃設計和計算機正向劑量計算、發展到旋轉調強、斷層調強等多線束多野計劃設計和逆向劑量計算以及人工智能高效精確計算階段。放療劑量分割模式是指控制腫瘤所需的總劑量,每次劑量和治療總時間。放療劑量分割模式是決定放療療效、損傷以及并發癥的關鍵。放療劑量分割模式隨著放療技術進展而變遷,放療劑量分割模式從常規分割模式、超分割模式、中等劑量分割模式、大劑量分割模式不斷跨越。放療劑量分割模式直接與放療療效和損傷有關,是放療技術和放療醫生高質量發展和綜合水平的高度體現。
百年來,放療專業歷經重大改變
鈷-60伽馬刀治療裝置
放療技術從常規放療向精準放療的歷史轉變。通過聚集高能放射線于病變組織,最大限度消滅病灶而不損傷周圍正常組織治療腫瘤目的的基本原理得到了全面實現,實現這一治療目的的精準技術得到了完整系統集成。具體體現在放療原理鳥籠關系得到科學合理的改善,放療的鳥籠關系中的鳥指腫瘤,籠指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器官,放療打擊鳥的精度高、強度大、效率快,籠子受打擊的范圍小、程度輕、影響小,從而使精準放療技術能根治腫瘤不傷及或輕微損傷正常組織器官。
放療手段從常規放療方式向外科方式的模式轉變。采用精準放療技術治療腫瘤通常采用分次次數很多的放療方式,是放療的常規模式。放療技術臨床應用的放射外科治療是醫學科技的重大進展和模式轉變,用放射外科方式解決手術刀不能解決的腫瘤問題,或用放射無創治療避免有創治療帶來的不利因素,如創傷大、風險高及器官功能損傷等影響病人生存質量的問題,是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
放療學科從醫技科室向臨床學科的職能轉變。放療技術從落后到先進、從常規到精準的百年發展中,早期階段技術落后嚴重影響著放療學科的發展和專業學術地位。隨著放療技術進展,治療適應證的擴大和臨床療效的大幅改善,“十三五”等國家重大專項規劃已經將放療獨立出來。隨著臨床學科地位得到正名,放療方式的主導作用充分體現。放療學科的職能轉換和腫瘤放療醫生的角色轉換,真正把放療科醫生從以往的配角推上前臺變成了主角。
放療作用從輔助治療向根治放療的地位轉變。放療作用從以往的輔助治療為主向根治放療為主的功能轉變,使放療在早中晚期腫瘤治療中的貢獻增大。長期以來早期腫瘤的治療都認為是只有手術切除才能獲得根治,今天有了先進放療技術,很多早期腫瘤病人完全可以根據腫瘤的大小、位置以及身體條件和治療風險等選擇手術或放療,放療早期腫瘤可以局部根治轉化為病人長期治愈。選擇放療取得的效果不僅與手術類似,而且治療風險、治療反應和生存質量明顯優于手術。在臨床實踐中顱內良性腫瘤如腦膜瘤、聽神經瘤、垂體瘤等,軀體的惡性腫瘤如早期肺癌、肝癌、胰腺癌、腎癌等選擇放療都可以獲得很好的療效,這些治療結果的根本性改變,為腫瘤病人提供全新治療方式的選擇。
放療毒性從毒副作用大向反應輕的高質量生存轉變。精準放療技術治療腫瘤精準,正常組織受照范圍縮小、受照劑量降低,接受放療的病人不僅療效提高,還有一個最大變化就是副作用減小、治療反應減輕、治療后器官功能保存、病人放療后的生存質量受影響很小。在臨床治療大量病例中,可以看見放療病人的治療過程無反應和治療后的高質量生活狀況。以往鼻咽癌放療后口干舌燥、吞咽困難、說話不清,今天的精準放療后病人生活狀態基本正常。特別是肝、肺、腎臟的癌癥采用手術切除治療不同程度有器官缺損功能影響的問題,采用精準放療不至于造成器官缺損對功能影響也相對較小,精準放療后病人的生存質量更高。
推動腫瘤治療模式變革
推動技術進展引發角色轉換的職能轉變。腫瘤治療傳統大多數以手術治療為主,半個多世紀的實踐充分證明,腔道器官和表淺部位腫瘤的無瘤手術條件和空間充分,手術治療的結果好,一直作為首選方法。但在內臟器官和顱內的很多腫瘤的無瘤手術條件和空間有限,一直以手術為主導的治療結果改善有限,而且經常出現中晚期根本無法手術或手術創傷大切除不干凈的情況。隨著醫學技術和治療方法的進展,更多以往需要手術的病人可能被藥物治療或精準放療替代,以往外科醫生干的活,可能被內科或被放療科醫生替代。
推動肝癌放療優勢更大的治療模式轉變。肝癌有接受高劑量放療的解剖和生理學基礎,我國肝癌病人多伴在肝炎、肝硬化基礎上發生,得肝癌時肝功能差,在選擇治療手段時要充分考慮治療效果徹底、治療過程安全、治后功能保存和復發再治容易等因素。綜合諸多條件,對比手術、消融、介入和藥物治療等,肝癌選擇放療臨床優勢更大。
推動腎癌放療更有利病人的治療模式轉變。腎臟有雙腎代償,腎臟結構固定,周圍無重要組織器官,腎臟腫瘤影像表現清晰,又有接受高劑量放療的條件,早期腎癌不僅可以根治腫瘤,還可以有效保護腎功能,局部晚期腎癌也可高劑量放療控制腫瘤轉化為生存延長,聯合靶向藥或免疫治療效果更好。
推動前列腺癌放療好處更多的治療模式轉變。前列腺位置特殊,在膀胱與尿道的中央,前列腺癌放療與手術局控率和生存率相似,放療的副作用更小,特別是性功能保留更好。放療對低危、中危和高危病人,包括有轉移的Ⅳ期病人都有獲益。
推動胰腺癌放療時機來臨的治療模式轉變。胰腺癌惠普手術經歷了近百年,手術方式進展,圍手術期風險降低,但手術切除病人生存率改善非常有限,手術遭遇了難以逾越的瓶頸。精準放療技術高劑量放療模式是超越手術瓶頸的關鍵技術,也有數據資料和臨床病例證明了精準放療胰腺癌的更好預期。
推動腫瘤放射生物與放射免疫雙效應的作用機制轉變。放療一直以通過放療劑量產生放射生物效應殺死腫瘤細胞達到治療目的為出發點,不斷改進技術和創新劑量方案。近年來臨床實踐和基礎研究都發現放射劑量不僅產生放射生物效應,還可產生放射免疫效應,刺激體內免疫細胞消滅腫瘤細胞或增強免疫藥物對腫瘤殺傷效應。
因此,必須加大精準放療的推廣應用,推進全民精準放療技術優勢的啟蒙教育和開展精準放療治療模式轉變的科技喚醒運動,改變傳統治癌觀念、科學理性選擇優勢治療方法,讓百年巨變的偉大放療更好的普惠腫瘤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