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哪些活動會接觸放射性?
我們的很多活動都會接觸放射性。例如:我們攝入空氣、食物、水造成的輻射照射劑量每年約為1.5毫希沃特;乘飛機旅行2000千米約為0.01毫希沃特;每天抽20支煙,每年約為0.5~1.0毫希沃特;一次X光檢查約為0.1毫希沃特等。
作用方式
放射性對人的作用方式有哪些?
按照放射性對人的作用方式,可以將照射分為外照射和內照射。
外照射指的是輻射源位于人體外,產生的輻射對人形成照射。外照射情況下,穿透能力強的粒子如高能電子、X射線、γ射線、中子形成的危害較大。
內照射是由于放射性核素進入人體內部,產生的射線直接對組織形成的照射。內照射情況下,短射程的粒子如α粒子、裂變碎片以及電子形成危害較大。
測量方式
個人受到輻射劑量的大小如何知曉?
對外照射劑量的測量,可佩帶個人劑量計,包括熱釋光片、膠片及直讀式個人劑量計等,其中熱釋光片和膠片需要送實驗室用相關儀器測量,而直讀式個人劑量計在現場可以直接讀數。
體表及衣服上放射性污染的測量要采用各種體表污染監測儀。
體內放射性污染的測量,可以通過尿、血中的放射性含量的分析計算確定內照射劑量,還可直接通過全身計數器來測定體內放射性核素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