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里昂大學的Matthieu Dietz博士領導的一個小組使用基于碲化鎘鋅(CZT)的探測器的相機模擬了兒童縮短的锝-99m (Tc-99m) dimercaptosuccinic acid (DMSA) SPECT采集時間。他們發現,與標準平面成像相比,減少曝光時間對質量和再現性的影響很小。
該小組寫道:“掃描時間的顯著減少可以為兒童提供更大的舒適,潛在地減少了運動偽影的可能性。”
Tc-99m DMSA閃爍照相術是對腎臟成像以評估腎功能的標準方法。作者解釋說,在兒童中,這些檢查的常見指征可能包括檢測由感染引起的疤痕或炎癥。他們指出,這些掃描的主要局限之一是它們的采集時間長,在15到30分鐘之間,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兒童在檢查期間更容易移動,這種移動限制了圖像質量。
他們補充說,配備碲化鎘鋅(CZT)半導體探測器而不是閃爍晶體的新型SPECT相機可能會克服這個問題,因為對比度和能量分辨率得到了提高,但很少有研究驗證這種方法。
為此,研究人員回顧性分析了27名兒童(中位年齡4歲)的影像學檢查,這些兒童同時接受了平面和SPECT成像。在軟件圖像重建過程中模擬SPECT采集時間的減少,以提供在15分鐘、10分鐘、5分鐘和2.5分鐘之后拍攝的一系列圖像。放射科專家隨后將平面成像和SPECT成像系列進行了成像質量比較,評分范圍從0到2。
圖形摘要。圖片由兒科放射學通過CC BY 4.0提供。
平面數據集的總體圖像質量得分為1.3,SPECT-15分鐘數據集為1.6分,SPECT-10分鐘數據集為1.4分,SPECT-5分鐘數據集為1.0分,SPECT-2.5分鐘數據集為0.6分。在超過83%的病例中,放射科醫生同意他們的排名。
此外,研究人員補充說,掃描時間的減少相當于相應減少83%的Tc-99m放射性示蹤劑。
該小組寫道:“將SPECT采集時間縮短到五分鐘是可行的,對圖像質量和再現性的影響最小。”
最終,研究人員總結道,這是一項可行性研究,基于小樣本量的減少計數采集的回顧性模擬,因此,該方法需要額外的前瞻性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