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巴基斯坦拉合爾Shaukat Khanum紀念癌癥醫院和研究中心病理學家Hiba Asif博士領導的研究人員在一組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比較了這兩種方法。他們寫道,F-18 FDG-PET/CT掃描更準確,可以避免患者因侵入性活檢而產生疼痛和其他不良后果。
該研究小組寫道:“PET/CT掃描是檢測DLBCL患者骨髓受累的一種有效的成像方式,與骨髓活檢相比的相對優勢表明其可能成為一種首選技術。”
DLBCL是成人中最常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類型,尤其在老年人群。成熟的B細胞腫瘤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地方,包括骨髓。
骨髓活檢在世界范圍內仍然是淋巴瘤分期的金標準,但這種方法具有侵入性和痛苦性,可能無法為病理學家提供足夠的材料來分析。他們補充說,近年來,PET/CT已成為淋巴瘤診斷和分期的有效方法,但其對確定骨髓受累程度的診斷和預后價值仍存在爭議。
F-18 FDG-PET/CT顯示一名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的嗜FDG樣病變伴骨受累。圖片由Cureus通過CC BY 4.0提供。
為了闡明這一問題,研究小組比較了146例年齡在18-80歲的患者的回顧性數據,這些患者均經組織活檢確診為DLBCL。所有患者都進行了骨活檢,并接受了從顱底到大腿中部的全身F-18 FDG PET/CT掃描(Gemini TF 16,Philips)。
根據分析,47例(32.19%)在骨髓活檢中發現骨髓受累,50例(34.2%)在PET/CT掃描中發現骨髓受累。PET/CT有6個假陽性但活檢沒有,活檢有3個假陰性但PET/CT沒有。PET/CT的總體診斷準確率為93.84%。
研究人員寫道:“建議選擇這種非侵入性技術,因為還可以檢測到髓外病變的存在,并能對全身骨髓進行評估。”
作者寫道,最終結果支持了其他研究的類似發現,即診斷型F-18 FDG-PET/CT在DLBCL患者中,與骨活檢一樣有效或更好。盡管如此,鑒于這是一項僅針對成年人的單中心研究,結果可能無法反映更廣泛的人群,他們仍有必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該小組總結道:“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使PET/CT掃描成為DLBCL患者準確分期的標準診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