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面對面的比較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比較了F-18 PSMA-PET/CT與骨閃爍掃描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的表現。他們發現,在20%的患者中,由于疾病的分期上升或下降,PSMA-PET/CT成像的結果改變了專家的治療建議。
根據作者的說法,這些發現可能對這些病人有重大影響。
通訊作者Yves Bodar博士在12月30日發表在《泌尿腫瘤學》上的一項研究中寫道:“那些被忽視的人可能會更經常地接受(姑息性)系統治療,而不是治療性治療。”
歐洲指南目前建議對治療后生化復發前列腺癌患者進行PSMA-PET/CT成像。然而,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它對原發性前列腺癌分期的價值尚不清楚,尤其是因為基于原發性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主要研究仍然依賴于常規成像。
他們寫道:“這是第一項前瞻性、多中心、頭對頭對比研究,評估了傳統骨閃爍顯像和F-18PSMA-PET/CT對前列腺癌初級分期的骨損傷檢測率。”
一名75歲的患者,經活檢證實患有前列腺癌。(A) Tc-99m骨顯像軸向圖像顯示兩個胸椎(Th9和Th10)的骨活動增加,這兩個胸椎被歸類為(骨質疏松性)壓縮性骨折,左側第三肋骨的微弱攝取歸因于創傷后起源。盡管該患者有明確的高風險特征,但沒有骨轉移的嫌疑。(B) 骨盆區域F-18 PSMA-PET的橫向重建,(C)CT和(D)融合PET/CT圖像顯示,與骨閃爍顯像相比,懷疑右髂骨中存在骨轉移。此外,如(E)PET軸向圖像所示,全身發現了淋巴源性和骨轉移性病變的廣泛懷疑。根據F-18 PSMA-PET/CT結果,患者接受了雄激素剝奪治療和阿比特龍治療。圖片和說明由泌尿腫瘤學提供,根據CC BY 4.0許可
研究人員在2019年3月至2021 7月期間在當地兩家醫院招募了79名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在初始治療前,患者前瞻性地使用骨閃爍顯像和F-18 PSMA-PET/CT分期。
在70名一期骨閃爍掃描陰性轉移的患者中,12.9%(9/70)的患者在隨后的F-18 PSMA-PET/CT上至少觀察到一個骨轉移。根據研究結果,9名患者中有4名患者(44.4%)在骨顯像檢查中發現低容量轉移性疾病,而9名患者(22.2%)中有2名患者(22.4%)報告為無骨轉移性疾病。
作者寫道:“我們發現,在近20%的患者中,F-18 PSMA-PET/CT成像結果改變了預期的治療建議,原因是疾病的上升或下降。”
作者指出,該研究的一個局限性是使用了不同的F-18 PSMA-PET放射性示蹤劑,兩所醫院使用了不同掃描協議,這可能會影響研究結果的解釋。
盡管如此,作者們建議,這些結果是有希望的,并且值得進一步研究PSMA-PET是否能在這些患者的初級分期中增加價值。
Bodar及其同事總結道:“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評估現代分期對更成熟的腫瘤學結果的確切影響,例如轉移性去勢抵抗疾病的時間或總體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