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在銀河系內發現能量高達拍電子伏(PeV)的伽馬光子,并確認超高能宇宙加速器的方位,在解決超高能宇宙線起源之謎的世紀難題的路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為了促進高能宇宙線物理及相關領域的發展,中科院高能所聯合西南交通大學于2022年11月4日至5日在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CCAST)召開第一屆“高能宇宙線物理”研討會。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交流方式,同時在四川天府新區宇宙線研究中心開設分會場,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李政道研究所、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中科院新疆天文臺、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單位共計150余人參加會議。
本次會議緊密圍繞高能宇宙線的實驗觀測、宇宙線起源、加速和傳播機制等重要問題,共安排15個學術報告。首先,中科院高能所所長王貽芳致開幕詞,他表示高能宇宙線起源是重大基本科學問題,LHAASO實驗已經取得了部分重要成果,為解決高能宇宙線起源之謎邁出堅實的一步,理論研究需與實驗觀測密切配合,力爭在宇宙線起源問題上取得突破性成果。隨后,LHAASO實驗發言人曹臻做開場主題報告“High energy cosmic rays: questions and approaches”,全面介紹了超高能宇宙線問題的歷史發展、科學重要性和可能的解決途徑以及最新的研究進展。
在學術報告環節,與會專家匯報了宇宙線物理數值模擬研究、傳播模型研究、加速機制研究、實驗室激光模擬等不同方面的最新進展情況。不同領域的參會人員熱烈討論、積極交流,大大增加了不同研究領域人員的相互認知。會上還認真探討了最近LHAASO實驗關于河外伽馬射線爆產生的18 TeV伽馬光子的觀測結果和物理解釋。
本次研討會報告內容豐富、氣氛熱烈,是一次很有意義的“頭腦風暴”。會議建議盡快成立粒子物理、天體物理和天文學交叉研究的團隊,抓住大科學裝置LHAASO提供的難得的機遇,切實解決高能宇宙線加速原理、傳播機制和新物理等重大科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