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研究表明,在減少立體定向放射治療 (SBRT) 的泌尿生殖 (GU) 和胃腸道 (GI) 副作用方面,磁共振成像 (MRI) 引導比計算機斷層掃描 (CT) 引導更有優勢。
在最近的美國放射腫瘤學會 (ASTRO) 年會上報告了一項 III 期隨機試驗 (MIRAGE) 的結果,研究人員報告說,CT 引導的 SBRT的急性級> 2 GU 毒性發生率為 43.4%,而 24.4%使用 MRIdian MRI 系統 (ViewRay) 的 MRI 引導的 SBRT的急性級> 2 GU 毒性發生率。研究人員補充說,隨后的多變量分析,考慮到前列腺大小、基線泌尿系統癥狀和使用水凝膠墊片的差異,顯示在MRI 指導下,2 級以上 GU 毒性的風險降低了 60% 。
在這項涉及 156 名患者的研究中,作者指出,與 CT 組 10.5% 的毒性發生率相比, MRI 組中沒有患者出現急性> 2 級胃腸道毒性。
根據該研究,就患者報告的前列腺 SBRT 結局而言,根據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測量,在 MRI 指導組中,泌尿系統癥狀增加的發生率降低了 12.6%。研究人員還指出,與 25% 的 MRI 引導 SBRT 患者相比,CT 指導組中一半的患者報告與腸道相關的生活質量下降。
有了這些研究結果,該研究的合著者、醫學博士 Amar Kishan 說,他和他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的同事在提供自 2010 年以來 CT 引導的前列腺 SBRT。
“前列腺 SBRT 的一個主要考慮因素是暴露于高劑量輻射的目標周圍的正常組織邊緣。我們的 III 期 MIRAGE 試驗的高度積極的最終結果表明,當使用 MRI 引導來縮小該邊緣時,就泌尿和腸道副作用而言,醫生評分和患者報告的毒性都有顯著改善。” Kishan 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副教授兼泌尿生殖腫瘤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