ü PET檢查候診不讓說話?
PET檢查候診時不但要在候診區坐著休息好久,還要空腹直到檢查結束,更可怕的是,一旦大家聊天聊得嗨一點,護士就會憑借野獸般的直覺沖過來說:“大家保持安靜,請好好休息。”護士在觀賞到一片寧靜后,才恢復之前的慈祥,走回護士站……
為什么?我人都乖乖坐定了,但連嘮嗑都不讓,這怎么回事?這也太嚴格了吧!!
其實是有原因的,是為了獲得更好的檢查結果。
²少說話,少運動,這些要求還是和PET檢查的與眾不同的特性有關。常規PET注射的是放射性類似葡萄糖的顯像劑FDG,查的是人體糖代謝,所以要求特別嚴苛,檢查前準備工作也相當繁瑣,有著很多“不要”、“不許”。
²需要空腹6小時以上來控制血糖,因為進食會掩蓋腫瘤存在。
²檢查前一天晚餐避免碳水化合物,這樣心臟活性能降低很多,盡量把糖代謝轉為脂肪酸代謝,降低心臟吸收FDG,使肺里的顯像更清晰。
²還需要減少運動,放松肌肉,少說話。(運動,就會有糖代謝發生,圖像就會有偽影,會干擾檢查結果)
舉個例子,下圖就是前一天運動過量,肌肉沒放松好的偽影圖。
圖上的胳膊,大腿,都是高代謝,全糊了;其它器官也顯示不清了(胸口的大黑團,是心臟,它得一直跳,休息不了)。
ü哦!大動不行,我懂了。
² 那小到連聊天,這都會有影響結果么?
²回答是肯定會!
同是胸外科的病友同一天同一時段檢查,兩位在休息區聊得很嗨,時而細若游絲,時而響如驚雷;時而點到即止,時而連綿不絕。隔著屏蔽門都能聽到交談聲,適當的勸阻也只能維持很短一段時間。在一位上機時,還與另一位戀戀不舍,依依惜別。
最后顯像結果示,二位的鼻子、口咽和頸部都有高代謝偽影。
下面圖像中,用箭頭標出的左邊的小黑團,右邊的大黑團,就是檢出的病灶。
說話,會動動嘴,咽咽口水,我能理解,怎么居然連鼻子也參與了?
因為,面部肌肉繁復且細膩,還互相牽連,彼此照應的。
做一個“哭”的動作,會牽動面部42塊肌肉:額肌、枕肌、眼輪匝肌、口輪匝肌、提上唇肌、提口角肌、顴肌、降上唇肌、降口角肌、頰肌.....
而做一個“笑”的動作,可帶動200多塊肌肉。
右邊那位,明顯話更多,口咽代謝旺于左邊那位。他鼻子的代謝都旺盛非常,說明交談時十分賣力,表情也相當豐富。
判定一個音樂家是否是大師,要看他在舞臺上是否能持續保持高潮臉,很顯然,朗朗同學做到了。面部肌肉運動次數多,面部就緊致不下垂,人就顯年輕。
PET檢查的靈敏度相當高,常用顯像劑18F-FDG是一種葡萄糖的類似物,參與到人體代謝中,查找代謝和增值水平更高的細胞(糖代謝是細胞能量代謝的最主要的方式,大部分惡性腫瘤需要利用大量葡萄糖進行異常增殖),而頻繁和劇烈的運動則會引起正常組織過多攝取造影劑,從而產生難看又影響診斷的偽影。
² 最后,出個題,大家猜這位的六塊腹肌是怎么來的?
²答案:長時間的咳嗽。有人說,世上只有兩件事控制不了,一是愛情,二就是咳嗽。
總之,PET檢查需要按如下要求準備的,配合好醫師要求才可獲得最佳檢查圖像質量,否則干擾醫師判斷,那就白花了幾千元。
ü匯總一下,PET檢查注意事項:
1)檢查前24小時不要劇烈運動,晚餐避免碳水化合物攝入。
2)檢查當天,保證空腹6小時以上,簽到,測體重量身高。
3)測血糖合格后,醫生詢問病史。
4)候診區休息,放松肌肉,減少運動。
5) 靜候工作人員過來幫您注射檢查用的顯像劑。
6)注射后仰臥靜休45分鐘以上,等待藥物吸收分布。
7)檢查時間10到15分鐘,平躺于檢查床,保持不動。
8)檢查完繼續等侯,確認是否需要做延遲顯像。
總而言之,希望患者和醫生互相理解配合喲,我們共同的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疾病”,醫師都期望幫您檢查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