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大核醫學院歷史介紹
亞大核醫學院 (AOSNM) 是AOFNMB 下新變更的組織,該組織的前身是亞洲核醫學院(ASNM)。ASNM成立于2003年,是ARCCNM下屬的繼續教育學院,其致力于促進亞洲地區的核醫學繼續教育和學習交流工作,為亞洲地區的核醫學從業人員提供了廣泛的學習資源和廣闊的互動平臺。
2013年12月,黃鋼教授被推選為ASNM的第四任院長,也是ASNM的首任中國院長。作為亞洲大洋洲核醫學院(AOSNM)的前身組織,亞洲核醫學院(ASNM)在時任院長黃鋼教授(現任AOFNMB主席)的帶領下,向亞洲各個地區開展了核醫學狀況的調研工作,對整個亞洲包括中東等地的核醫學現狀梳理的同時,也暢通了溝通的渠道。
在2014年12月6日的亞洲各地區領導人峰會上,各地區領導人簽訂了指導組織發展的MOU協議,并為分院正式揭牌成立,為亞洲地區的青年學者提供了一個綜合繼續教育的平臺。
2014年,ASNM分院揭牌
2015年ASNM舉辦了第一屆亞洲核醫學論壇(ANMAF)暨第二屆青年發表競賽,并且,ANMAF已在AOFNMB的領導會議中通過成為每年定期舉辦的亞洲核醫學盛會。改變了以日韓為主的領導地位,提升了中國核醫學在亞洲及全世界的知名度。
2015年,第一屆亞洲核醫學論壇(ANMAF)暨第二屆青年發表競賽
為了滿足對于繼續教育與日俱增的需求,為了讓優秀的青年學者有更廣闊的互動平臺和教育資源,AOSNM在AOCNMB2017上被正式提出并一致通過。
2021年7月,由王輝教授接棒,正式受聘成為AOSNM第五任院長。王輝教授表示AOSNM在未來的工作當中,會確保論壇的召開,其次,會把繼續教育工作與當下的時代情況做結合,并且繼續編寫教科書,建立屬于亞洲地區的標準。
亞大核醫學院院長——王輝主任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核醫學科與腫瘤中心主任
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副主編
亞洲核醫學論壇執行主任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核醫學與分子影像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所獲榮譽
131I甲狀腺球蛋白納米膠囊靶向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失分化病灶臨床研究
項目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起止時間:2017.01-2020.12
131I甲狀腺球蛋白納米膠囊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失分化病灶研究
項目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起止時間:2013.01-2013.12
氟-18香豆素衍生物PET藥物的藥效學研究
項目來源: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起止時間:2013.09-2015.08
甲狀腺癌轉移與分化的新機制及精準診治策略
2020年上海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1998年上海市衛生局人才計劃
國家科技委員會、衛生部科技進步獎、上海市衛生局特別貢獻獎。
AOSNM王院長致辭
2017年,于亞洲大洋洲核醫學和生物學聯盟(AOFNMB)在橫濱的第十二屆亞洲大洋洲核醫學和生物學聯盟大會(AOCNMB)中,亞洲核醫學學院(ASNM)正式轉變為亞洲大洋洲核醫學學院(AOSNM)。這提供了一個橋梁,以幫助臨床與理論之間互相學習并彌補其互相之間的差別,同時也提供了一個使得亞洲大洋洲核醫學領域互相交流的機會。這是一個屬于年輕有為的青年人展現他們的舞臺,讓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核醫學同行互相展示與競爭。
2021年7月15日,亞洲大洋洲核醫學學院(AOSNM)正式換屆,由我來擔任亞洲大洋洲核醫學院的院長,這讓我感到萬分榮幸。
自換屆以來,我們正在積極進行組織框架的制定,因為疫情的關系,我們很多線下繼續教育的工作無法展開,我們計劃逐步開展線上教育的活動,完善在線教育機制,讓無法參加線下活動的核醫學從業人員能獲得參與培訓的機會,為亞洲和大洋洲地區的青年學者提供一個更加優異的繼續教育平臺。
作為亞洲大洋洲核醫學院(AOSNM)的院長,我由衷地希望各位同僚與成員們可以共同努力,在這里互相交流核醫學領域的最新臨床研究與技術,培養不同地區的年輕血液,讓核醫學的臨床與培訓更加標準化與國際化。
亞洲大洋洲核醫學院將提供更多機會,與不同的國際核醫學組織合作。雖然亞洲大洋洲核醫學學院成立至今,資歷尚淺,但我們仍將面臨未來巨大的機遇與挑戰。作為AOSNM的新任院長,我很高興能夠與眾位同僚們成為這個組織的一部分,幫助各地區間同僚們的合作與學習。作為一個國際化的組織,我們希望在未來與國際原子能機構、世界核醫學會、美國核醫學會、歐洲核醫學會等國際權威核醫學機構攜手并肩,共同致力于推動全球核醫學發展,更好地服務于患者。在AOSNM和眾位同僚的努力下,未來之路將更加光輝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