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7日,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院區介入手術室內,醫生將釔[90Y]微球注射液緩緩注入到患者體內,安徽省首例釔[90Y]微球注射治療結直腸癌肝轉移手術歷經一小時,成功完成。這標志著我省在肝臟惡性腫瘤綜合治療能力方面上了一個新臺階,為安徽乃至全國的肝臟腫瘤患者帶來全新的治療模式和生命的希望。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院長、介入診療中心主任滕皋軍教授團隊就該手術進行經驗分享與技術交流指導。
本次釔[90Y]微球注射液精準介入手術的實施者之一,安醫大一附院放射介入病房主任施萬印介紹,這是一位72歲的男性患者,直腸癌肝轉移,經過院內多學科會診,專家多輪研討,最終決定為患者施行釔[90Y]微球注射液精準介入手術。手術過程非常順利。通過PET/CT和SPECT/CT術后驗證,釔[90Y]微球直接作用在腫瘤轉移病灶,持續發射β射線,療效確切,安全性高。
據介紹,目前,該患者生命體征平穩,無明顯不良反應,預計明后兩天即可出院。
釔[90Y]樹脂微球就像攻克腫瘤的一枚可精準投放的“超級核彈”,前期通過精準定位,將釔[90Y]樹脂微球注入肝臟血管,釋放高能量β放射線,能近距離殺滅腫瘤細胞,對正常肝組織和周圍環境幾乎無影響。該手術在局麻下進行,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療效好的優勢。同時還可與生物、免疫、靶向等其他綜合治療方式聯用,為廣大肝臟惡性腫瘤患者帶來更為顯著的臨床獲益。
釔[90Y]樹脂微球介入治療肝臟惡性腫瘤是一種融合了腫瘤近程放療和介入治療的新興治療技術,需要介入科、核醫學科、肝膽外科、影像科等多個學科共同完成。安醫大一附院核醫學科主任徐慧琴介紹,核醫學科主要進行術前驗證,計算放射物到達肺分流比例,及腫瘤組織和正常組織接受劑量的比例,并計算注入釔[90Y]微球的放射性活度,藥物訂購,藥物分裝及術后驗證,以確認微球停留于腫瘤組織內,并進行劑量驗證。總之,核醫學科為釔[90Y]樹脂微球精準介入治療肝臟惡性腫瘤提供了全流程強有力的支持。
我國每年肝癌新發病例達40萬例,作為我國發病率及死亡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肝癌早期癥狀隱匿,多數患者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僅20%~30%的肝癌患者可以手術切除,且5年內復發率仍高達60%~70%。“釔[90Y]微球注射液精準介入放射治療是融合介入和精準內照射治療的一個典范,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療效果。”安醫大一附院執行院長、國內知名肝膽外科專家孫倍成教授表示,“安醫大一附院以國家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為契機,著力加快人才和學科建設,努力建成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讓安徽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國際最頂尖的治療技術。此次成功實施安徽省首例釔[90Y]微球注射液精準介入手術,將為放射介入科、核醫學科、肝膽外科等肝膽腫瘤診療MDT團隊提供發展支持,以新型核素介入治療為紐帶,推動肝膽腫瘤MDT建設,護佑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