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飛利浦進一步投資印度,無疑加劇這一市場競爭,未來醫械巨頭們對印度醫械市場的爭奪將更加激烈。
隨著印度經濟的反彈,飛利浦印度公司繼續履行其宗旨,通過有意義的創新和為一級、二級和三級市場提供正確的解決方案和產品來改善人們的健康和福祉。 近日,器械之家獲悉飛利浦宣布收購10英畝的土地,建立一個新的研發(研發)中心,以擴大浦那的創新能力,以進一步投資印度。 目前,浦那研發中心支持多個產品線的全球業務,包括圖像引導治療、精確診斷和互聯護理。
飛利浦影像引導療法首席業務負責人Bert van Meurs、飛利浦磁共振業務負責人Arjen Radder、飛利浦印度次大陸副總裁兼董事總經理丹尼爾..馬孫和浦那飛利浦醫療保健創新中心負責人Peeyush Kaushik為擴建后的設施揭幕。
據印度投資局的數據,截至2020年,印度醫療設備行業的市場規模約為11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印度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美元。印度的醫療器械行業整體都高度依賴進口,其中75%-80%通過進口滿足,而印度的制造商主要從事低端醫療器械的生產,如注射器、針頭和手術刀片等。 在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下,飛利浦醫療自然不會放過,此外美敦力、西門子醫療、GE醫療等跨國醫械巨頭紛紛宣布將大規模在印度投資建立研發和創新中心。 這次飛利浦進一步投資印度,無疑加劇這一市場競爭,未來醫械巨頭們對印度醫械市場的爭奪將更加激烈。
01 狹路相逢,GPS印度新戰事
飛利浦在印度開設工廠已久,早在2008年,飛利浦通過收購印度的Alpha X射線技術公司和Meditronics公司,將其作為影像業務的一部分后,開始了其在印度工業和商業領域的擴張。根據其擴大公司在印度的戰略,飛利浦醫療在該國的第一家成像系統制造廠開始運營。飛利浦開發和制造中心位于孟買以東200公里的浦那附近的Chakan,該工廠專注于診斷和介入成像解決方案,最初為印度市場開發,然后面向全球市場。
這些解決方案主要針對心臟病學(導管插入實驗室)和放射學(普通X射線)應用。該工廠生產的第一批產品將是診斷X射線系統和Allura FC - Philips在印度開發的第一個導管插入實驗室。Allura FC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和微創治療,心血管疾病是印度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這兩款產品都面向印度國內外的高端市場。
憑借這項數百萬歐元的投資,飛利浦加強并優化了其在印度的生產能力,由此獲得巨大的收益。目前,飛利浦從浦那向100多個國家出口移動手術設備,并向全球多個飛利浦組裝廠出口射頻線圈。飛利浦還從浦那為印度市場制造超聲波產品,包括當地的4種先進的Affiniti超聲波產品。
飛利浦印度公司董事總經理兼副主席Rajeev Chopra先生表示:“該工廠是飛利浦結合其技術和市場優勢為更健康的印度制造產品的提供一個范例。“浦那工廠生產飛利浦質量支持的X射線和導管實驗室設備,二、三線城鎮和農村市場都買得起。”
嘗到甜頭的飛利浦醫療最近又宣布收購10英畝的土地以進一步投資印度,此外,飛利浦醫療已經完成其位于馬哈拉施特拉邦Chakan的7200平方米工廠擴建。這家工廠現在總占地面積為11700平方米,用于支持MR射頻線圈、移動手術系統和超聲波裝配業務以及其他業務。擴建后,Chakan工廠將進行MR線圈的制造、保養和維修,具有重要的全球生產能力,并且已經提供了大量符合全球最高質量標準的線圈。
同樣在印度醫械市場下注已久的西門子、GE醫療也不甘示弱,日前,西門子醫療宣布其通過印度政府 PLI 計劃批準將擴大其在印度的班加羅爾工廠生產線,用于制造CT和MRI。西門子醫療已經在該國投資了約3億歐元用于研發,班加羅爾現有的研發中心擁有西門子醫療約 50% 的軟件工程師,在為公司的所有三個部門(成像、診斷和高級治療)開發尖端軟件產品和平臺方面發揮著戰略作用。
這項投資還旨在使印度成為西門子醫療新興市場產品的制造中心。它將用于在班加羅爾建造新樓,將擴大的研發中心與最先進的醫學成像工廠結合在一起。到2025年竣工時,新園區的第一階段將包括用于研發中心的70,000平方米的辦公空間和5,000平方米的工廠空間。
在今年股東大會上再次宣布了將在印度的班加羅爾投資1.6億歐元建立一個新的創新中心,推進醫療系統的數字化進程。作為“ 2025年戰略”的一部分,西門子醫療集團專注于印度業務,班加羅爾研發中心將成為繼美國、德國和中國之外,西門子醫療的第四個“創新中心”。創新中心將設在一個新的最先進的園區內,該園區結合了現有的研發中心和一個超現代的醫學影像工廠,計劃在未來十年內增加多達 1800 名數字化人才。
今年3月末,GE醫療子公司 Wipro GE Healthcare 宣布根據印度政府的生產關聯激勵 (PLI) 計劃在印度班加羅爾啟動新的制造工廠。新工廠 Wipro GE 醫療器械制造工廠 (MDM) 符合“Atmanirbhar Bharat”的國家議程,并將進一步促進印度當地醫療器械的制造。
此次建立的新工廠是 Wipro GE Healthcare 的 100% 子公司,在相關投入已經投資超過10億盧幣。該工廠占地 35,000 平方英尺,可進行24/7全天候運營,用于制造CT機器、cathlab 設備、超聲波掃描儀、患者監測解決方案、ECG 機器和呼吸機。它配備了自動化測試儀來評估醫療設備的性能。該工廠目前在其車間擁有 35 名員工,預計在未來 2 至 3 年內將增加到 100 人。
02 大佬們持續看好
高度依賴進口的印度醫械市場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人口近14億,以每年1.6%的速度增長,老年人口超過1億。人口結構的變化,改變醫療需求的轉變促進醫療保健支出的增長;此外,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居民收入的增加等;正在推動整個印度醫療器械行業的增長,未來市場前景廣闊。
該國醫療保健行業在2020年達到1900億美元(約1.2萬億人民幣)。由于對專業和更高質量的醫療保健設施的需求增長,根據India Brand Equity Foundation (IBEF)的數據,預計到2024-2025年將達到3700億美元,
目前印度已成為世界前20強的醫療器械市場,且印度政府的生產關聯激勵 (PLI) 計劃的支持下,也將幫助印度的健康生態系統實現其在解決醫療保健提供者面臨的本地和全球挑戰方面的真正潛力。
據了解,印度醫療器械企業約為1000家左右,其本土醫療器械制造商主要有六大企業,分別為Transasia、Trivitron、Polymed、HMD、SMT,分別致力于體外診斷、成像和診斷設備、一次性注射器、冠狀動脈支架系統、血管介入設備等。 這是一個價格競爭激烈的市場,本國主要生產中低技術產品,經常被跨國企業描述為許多生產商和貿易路線中間的"十字路口"市場。
然整個印度醫療器械行業卻高度依賴進口,本土化不足,特別是高端設備,如CT、MRI、高端超聲等。目前進口設備占該國市場近80%,在過去十年中增長了四倍隨著市場的繼續擴大,未來對進口的依賴將會持續。然而根據印度近年來的政策實施以及本土醫院采購的模式,面對巨大的醫療器械市場,本地創新和生產是關鍵。
因此,近年來很多醫械巨頭也開始不斷在印度設立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等加大布局,西門子、GE、飛利浦、美敦力等廠商均在印度進行了布局。此外Max、Hinduja Group、Fortis和Apollo等世界級醫院集團建設高端基礎設施,并向印度的醫療旅游開放,進口正在迅速增長。
西門子醫療亞太區總裁 Elisabeth Staudinger 表示,該投資是西門子醫療在印度進行的最大一筆投資。通過推動數字化和擴大其在新興市場的產品組合,將對西門子的業務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西門子醫療首席技術官 Peter Schardt 也解釋道:“班加羅爾的創新中心是我們全球創新網絡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將進一步加快我們快速開發有效解決方案的能力,并以高度關注新興市場,尤其是亞洲。特別關注醫療數字化解決方案,這是該地區和全球以價值為基礎和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的基礎。”
“我們Chakan工廠的擴建符合我們在印度制造世界級醫療設備的承諾。新工廠將為我們提供基于印度的制造資產,以更好地應對當地和全球的需求。飛利浦印度次大陸副總裁兼董事總經理丹尼爾.馬孫說:“飛利浦的目標是通過公共和私營實體之間的緊密合作來促進醫療保健行業的增長,同時他補充稱,該公司仍與政府的“印度制造”愿景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