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拉斐爾·馬里亞諾·格羅西今天在奧地利維也納的原子能機構總部舉行的第1579屆理事會會議開幕式上發表講話。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拉斐爾.馬里亞諾.格羅西今天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季度會議的開幕詞中說,國際原子能機構和伊朗之間的技術討論沒有產生預期的結果,在澄清國際原子能機構關于伊朗保障監督申報的正確性和完整性的問題方面缺乏進展,這嚴重影響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為伊朗核計劃的和平性質提供保證的能力。
他說:“伊朗沒有提供關于一個地點的新資料,沒有回答原子能機構的任何問題,也沒有提供關于另外兩個地點的任何資料,并就第四個地點提供了一份沒有任何實質性文件的書面聲明。”
他在執行局的發言中涵蓋了一系列主題,包括該組織更廣泛的核核查工作、對成員國應對COVID-19大流行病的持續援助,以及該機構與核能有關的工作。
核核查
自今年2月以來,由于伊朗決定停止履行其在《聯合全面行動計劃》(JCPOA)和《附加議定書》(該附加議定書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查人員更廣泛地進入伊朗全國各地)下的核相關承諾,核查和監測活動受到了影響。“在伊朗三個未向原子能機構申報的地點存在著多種源于人為的鈾粒子,而且在其中一個地點存在著同位素改變的粒子,這清楚地表明,在這些地點存在核材料和/或被核材料污染的設備,”格羅西表示。“我重申要求伊朗立即澄清和解決這些問題,提供資料、文件和答復原子能機構的問題。”
格羅西還呼吁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又稱北朝鮮)遵守安理會決議規定的義務,并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自三月的董事會會議以來,格羅西先生指出,為放射化學實驗室服務的蒸汽廠持續運作的時間,與后處理活動所需的時間是一致的。2009年,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查人員被朝鮮驅逐出境,他們繼續利用包括衛星圖像在內的公開信息監督朝鮮的核計劃。
盡管2019新冠病毒病造成旅行限制,但國際原子能機構在2020年開展了所有最關鍵的核查工作,開展的現場核查活動數量與前幾年相當。格羅西先生提醒委員會,“核查不能停止,公共衛生措施與這項不可或缺的活動并不沖突"。
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影響
向理事會提交了《2020年技術合作報告》。在2020年,原子能機構通過技術合作計劃支持了146個國家和地區,其中35個是最不發達國家。雖然大流行病的限制阻礙了2020年的旅行,但 "我們能夠支持527項研究金和科學訪問,以及1200多名專家和講師的任務,采用面對面和線上兩種形式,"格羅西先生說。
格羅西評估了該機構2020年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的抗疫行動,強調指出,127個國家和地區的285個國家實驗室獲得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支持,并訂購了1950套RT-PCR試劑盒。“會員國提供了價值2 630萬歐元的慷慨預算外援助,”他指出。“原子能機構繼續提供援助,我邀請捐助者向我們伸出慷慨之手。”
鑒于這一流行病,原子能機構發起了十二生肖倡議,這是一項防止今后爆發從動物傳播給人類的疾病的重大舉措。格羅西先生說,139個各大洲的成員國已經提名了一名國家協調員,“我們正在評估約100個國家的十二宮聯盟國家實驗室的需求和要求。”
針對塑料污染這一緊迫問題,格羅西表示,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控制塑料污染核技術”(NUTEC塑料)將幫助各國將核技術和同位素技術結合起來,以解決塑料污染問題。“核技術有潛力做出貢獻,特別是通過使用輻射技術來改善當前的回收過程,以及通過使用同位素示蹤技術來監測海洋環境中的塑料,”格羅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