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PET步進式掃描為大家所熟知,其按床位遞進的采集方式,在常規靜態和大范圍動態顯像方面均存在一些局限性。西門子深度調研PET/CT成像需求,創新推出FlowMotion技術平臺,實現了連續進床掃描模式,在多種臨床與科研場景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能夠進行全身(大范圍)動態掃描,可根據需求獲取多器官/組織不同時間點的動態圖像,從而連續觀察代謝過程,進一步推動了科研向臨床應用的轉化。
CT掃描與PET步進式掃描示意圖
傳統PET/CT掃描中,PET與CT的一個區別就是掃描方式的不同。CT掃描可以根據患者的病變位置、診斷需求,精確設定掃描范圍。而PET步進式采集則需要以床位長度為最小單位調整掃描范圍,在臨床應用中不夠精確和靈活;此外,為了降低端面效應的影響,步進掃描必須設置一定范圍的床位重疊,以保障圖像質量和SUV值的準確性,但同時也降低了PET掃描的效率。
對PET而言,圖像質量與掃描時間如同魚與熊掌很難兼得。FlowMotion動態顯像顛覆傳統PET的步進式采集,實現連續進床采集、數據重建及圖像顯示,同時提升掃描效率和圖像質量,與傳統步進式采集相比有如下幾點優勢:
4D全身動態顯像 “0”床位實現全身動態PET采集;采集速度快 精準設定采集范圍與分區段變速掃描,可節約掃描時間;輻射劑量低 精準設定采集范圍可減少同機CT曝光劑量;患者體驗好 連續進床采集,受檢者無頓挫感;融合更準確 連續進床采集,不易發生移位,融合精準度高;圖像質量佳 根據不同部位需求設置不同的參數可提高圖像質量
臨床應用FlowMotion掃描病例
上圖是一組臨床基于診斷目的,應用FlowMotion實際的掃描參數和圖像:可見FlowMotion連續進床掃描能夠實現基于疾病的個性化采集方案,極大簡化了掃描流程,節約檢查時間,最重要的是單次采集能夠得到高度個性化的區段顯像結果及高質量的圖像,充分滿足臨床診斷需求,提高診斷結果的準確性。
臨床實踐中,FlowMotion使用日漸成熟,其通過連續的軸向移動,實現了PET全身動態采集(大范圍動態采集),使動態顯像突破單一床位,全面覆蓋任意感興趣區(FOV)。至此,臨床與科研均不受限于固定采集視野,FlowMotion也成為研究者重要的動態數據研究工具。
FlowMotion通過無縫銜接的運動,在示蹤劑注射后立刻開始全身動態掃描。這種方式可提供全身動態多幀圖像,完整展示示蹤劑逐步分布全身的過程。此外,還可生成全身各部位的時間活度曲線(TAC),用于臨床及科研。下圖為一組動態顯像和時間活度曲線示例圖:
,時長00:05注藥后的全身動態顯像與各器官、組織的TAC曲線。環形ROI標記的器官、組織可見明顯的攝取變化。感謝日本東京慶應義塾大學醫院提供病例
通過PET全身動態掃描,可以了解各部位放射性示蹤劑的時間活度信息,讓PET實現從三維到四維的跨越,更好地展現出病灶的分布以及病灶攝取變化情況,不僅推動了科研的發展,更為臨床診斷提供重要價值。
PET的采集方式,從步進式到連續式再到動態采集,這不僅僅是采集方式的改變,更是核醫學技術的革新,相信 FlowMotion技術可以為分子影像的科研和臨床開拓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