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覆蓋全省縣級以上城市和重點工業城鎮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實現沙塵立體監測;具備地級城市7天空氣質量精準預報和10天—15天趨勢預報能力……
近年來,甘肅省持續鞏固監測領域改革成果,優化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加快推動監測能力水平提升,致力強化監測數據質量管理,推動全省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和能力建設取得新進展。
9網1質控1平臺,建成“天地空”一體化監測網絡
2015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要求生態環境監測全面設點、全國聯網、自動預警,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生態環境監測新格局,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甘肅省委省政府在全面摸清底數、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于2017年2月印發實施了《甘肅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實施方案》,并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長任組長的“甘肅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為高層次、高標準、高水平推進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提供了指導和遵循。
甘肅省生態環境廳監測處處長徐全喜介紹說,“十三五”以來,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先后組織編制完成了《項目建議書》《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并制定下發《甘肅省環境保護系統〈落實甘肅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實施方案〉工作計劃及任務分工》,將建設內容細化分工至各相關部門、單位,協同推進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
同時,按照“9網1質控1平臺”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構架(環境空氣監測網、水環境監測網、土壤環境監測網、噪聲環境監測網、輻射環境監測網、污染源監測網、生態狀況監測網、應急監測網、預報預警監測網,質控體系,大數據管理平臺)全力推進全省生態環境網絡監測建設,初步建立起覆蓋氣、水、土、聲、生態、輻射等要素的“天地空”一體化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網絡。
截至目前,甘肅已建成由184個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組成、覆蓋全省縣級以上城市和重點工業城鎮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由508個地表水、98個地下水、1069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監測斷面(點位)及41個水質自動站組成的水環境質量監測網;由1293個國家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和1184個省控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組成的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由2902個手工監測點位、139個自動監測站組成的聲環境質量監測網;由52個國控點、33個省控點及15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組成,覆蓋全省14個市州的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網;涵蓋674家排污單位2123套自動監控設施的污染源監測網;由56個省網沙塵地面站、26臺激光雷達組成的沙塵立體監測網,并納入“一帶一路”雷達網;建成甘肅省省市環境空氣質量一體化預報平臺,目前已具備地級城市7天空氣質量精準預報和10天—15天趨勢預報能力。
建立監督管理機制,保障監測數據“真、準、全”
為確保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真、準、全”,甘肅制定印發了《甘肅省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實施方案》,開展了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監督檢查三年行動,通過強化頂層設計、完善規范體系、加強智慧監管、提升技術能力、開展專項檢查等舉措,穩步提升了全省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和公信力。
據了解,甘肅省為進一步強化警示震懾作用,推動形成守信激勵、失信懲戒、行業自律的長效機制,開展了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監督檢查三年行動,按照《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辦法》要求,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對生態環境監測機構開展監測能力、量值溯源、質量控制、體系運行等方面的檢查考核,及時通報檢查考核結果并督促問題整改。對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發現一起、嚴查一起、通報一起,并將相關機構列入“黑名單”。
通過三年的監督檢查,甘肅省建立了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保障責任體系,健全了生態環境監測質量保證與控制體系,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防范和懲治機制全面形成,從而確保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和人員獨立、公正開展工作,保障了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權威性。
同時,甘肅省還每年制定完善《全省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計劃》,將環境質量監測、重點污染源監測、生態狀況監測的全領域、全過程、全要素納入數據質量監管范圍,建立了省級牽頭、市級監管、多部門配合的監督管理機制,定期將監督檢查結果進行通報,全面落實“誰出數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的主體責任。
甘肅省生態環境廳還制定印發了《甘肅省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管理辦法》《甘肅省污染源監測與執法聯動管理辦法》等文件,加強對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的日常監督管理;建設完成顆粒物手工比對濾膜稱重中心、臭氧量值溯源傳遞實驗室等,從技術上有效保障生態環境質量自動監測數據的真實、準確、可靠;建設完成了“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網絡智能管理系統”,實現環境質量自動監測質控管理從“人管”到“機管”的轉變,為生態環境監測數據溯源提供了保障。
為實現監測質量智慧監管,甘肅省生態環境廳依托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管理平臺,對全省環境監測機構開展的各類環境監測過程進行實時化、網絡化、自動化和可視化的質控管理;建立了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將實驗室業務流程和監測儀器、實驗設備、化學試劑等資源進行有效關聯,構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監督管理體系,不斷提升監測數據質量管理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
此外,甘肅還不斷提升技術人員業務水平,組織開展全省監測技術人員持證上崗考核,每年參加考核人數均在500人以上。通過考核,進一步規范監測操作程序,提升環境監測人員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組織開展“全省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在廣大監測人員隊伍中營造扎實學習專業理論、刻苦鉆研監測技術的良好氛圍。
下一步,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將對標“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按照“陸河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總體思路,持續推動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構架,進一步組織優化調整監測點位布設,推動傳統監測向高質量監測全面轉型,實現對環境質量、生態質量、污染源監測的全覆蓋,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