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用輻照技術,是利用電離輻射處理環境污染物、達到消除或減少環境危害目的的技術。環保用輻照技術可利用γ射線或者高能電子束對污染物進行處理,可應用于廢水、廢氣、固廢等處理方面,可以廣泛應用在印染、化工、制藥等領域。隨著環保要求提高,我國工業廢棄物處理率提升,但采用傳統處理方法,重污染物處理效果難以達到要求,環保用輻照技術因此受到關注。
在廢氣處理方面,電子束可促進生成強氧化性活性粒子,與廢氣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進行反應,再添加氨可制備得到硫酸銨、硝酸銨等肥料,達到脫硫脫硝目的。在固廢處理方面,環保用輻照技術可對危險固廢進行無害化處理,可將污泥中的錳、鋅以及氮、磷、鉀等元素提取再利用。在廢水處理方面,環保用輻照技術可加快有機污染物分解速度、析出重金屬離子再利用。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2-2026年中國環保用輻照技術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 我國工業規模大,工業廢水排放量多,特別是印染、化工、制藥等行業排放的廢水水質復雜、難降解污染物含量高,利用環保用輻照技術可使廢水中的污染物分解或降解,有害物質發生變性,可處理多種污染物,且處理效率高,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在我國以及全球范圍內,廢水處理是環保用輻照技術的主要應用領域。
與γ射線相比,電子束穿透能力較弱,但能量利用率高,其裝置是電子加速器,易于啟停,關停后不再產生射線,經其處理過的水無放射性,具有處理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的優點,因此在工業廢水處理領域應用比例高。在我國,工業廢水輻照處理基本都是采用電子束輻照技術;在國際上,電子束輻照技術被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列為21世紀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主要研究方向。
我國環保用輻照技術應用案例有:2017年,由中廣核承建的我國首個電子束輻照技術處理工業廢水示范工程在浙江金華正式啟動運行,用于處理印染廢水;2020年,中廣核建設的全球最大的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項目在廣東江門投運,日處理廢水量達到3萬噸;2021年,中廣核與清華大學聯合研制的我國首個電子束輻照處理醫療廢水示范裝置在湖北十堰通過驗收正式投入使用。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 我國環保市場規模龐大,僅以工業廢水處理市場來看,2021年,我國工業廢水處理市場規模約1060億元,預計2022-2026年,我國工業廢水處理市場將繼續以4.5%左右的年均復合增速增長。在環境保護要求不斷提高、廢棄物排放標準不斷提升情況下,我國環保用輻照技術行業發展空間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