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無損檢測方法包括超聲檢測(UT)、射線檢測(RT)、磁粉檢測(MT)、滲透檢測(PT)和渦流檢測(ET)五類,這五類各有千秋但又各有弊端。以超聲檢測為例,其優點是適用范圍廣、缺陷定位較準確、靈敏度高、檢測成本低等;缺點則是對材質晶粒度有一定要求,對于衰減較大的材料,以及具有復雜形狀或不規則外形的試件,檢測較為困難。
超聲檢測(UT)
原理:超聲檢測的根本原理是超聲在遇到聲阻抗不同的界面時,會發生反射、透射和散射等效應。通過超聲波與試件相互作用, 對聲波的反射、透射和散射波進行研究,對試件進行宏觀缺陷檢測、幾何特性測量、組織結構和力學性能變化的檢測和表征。
優點:
1、適用范圍廣,可對金屬、非金屬和復合材料等多種試件進行檢測;
2、缺陷定位較準確,對面積型缺陷的檢出率較高;
3、靈敏度高,可檢測試件內部尺寸很小的缺陷;
4、檢測成本低、速度快,設備輕便,對人體及環境無害,現場使用較方便。
缺點:
1、對缺陷的取向有要求,與聲束平行的缺陷難以檢測出;
2、對材質晶粒度有一定要求,對于衰減較大的材料,檢測較為困難;
3、對具有復雜形狀或不規則外形的試件進行超聲檢測有困難;這一點在相控陣技術推廣使用后有很大的改善。
射線檢測(RT)
原理:射線檢測是指用X射線或γ射線穿透試件,以膠片或者CR、DR作為記錄缺陷信息器材的無損檢測方法。由于不同密度的物質對射線的吸收系數不同,照射到膠片各處的射線強度也就會產生差異,可根據膠片底片或數字底片的黑度差來判別缺陷。
優點:
1、射線檢測定性、定量準確;
2、適合復雜形狀工件的檢測。
缺點:
1、射線對人體有害,檢測時需清場,檢驗條件受限、速度慢;
2、無法確定缺陷在深度方向的信息。
磁粉檢測(MT)
原理:鐵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連續性(缺陷)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線發生局部畸變而產生漏磁場,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成在合適光照下目視可見的磁痕,從而顯示出不連續性的位置、形狀和大小。
優點:
1、可檢測出鐵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尺寸很小、間隙極窄的不連續性;
2、檢測費用相對較低。
缺點:
1、不能檢測奧氏體不銹鋼材料和用奧氏體不銹鋼焊條焊接的焊縫,不能檢測非磁性材料;
2、對于表面淺的劃傷和與工件表面夾角小于20°的分層和折疊難以發現;
3、難以發現工件中埋藏較深的缺陷;
4、對環境存在一定污染。
滲透檢測(PT)
原理:工件表面被施涂含有熒光染料或著色染料的滲透劑后,在毛細現象作用下,經過一段時間,滲透液可以滲透進表面開口缺陷中;經去除零件表面多余的滲透液后,再在工件表面施涂顯像劑,同樣,在毛細現象的作用下,顯像劑將吸引缺陷中保留的滲透液,滲透液回滲到顯像劑中,在一定的光源下(紫外線光或白光),缺陷處的滲透液痕跡被顯示(黃綠色熒光或鮮艷紅色),從而探測出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狀態。
優點:
1、可檢測各種材料,金屬、非金屬材料;磁性、非磁性材料;焊接、鍛造、軋制等加工方式;
2、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可發現0.1μm寬缺陷),同時顯示直觀、操作方便、檢測費用低。
缺點:
1、只能檢出表面開口的缺陷,不適于檢查多孔性疏松材料制成的工件和表面粗糙的工件;
2、只能檢出缺陷的表面分布,難以確定缺陷的實際深度, 因而很難對缺陷做出定量評價,檢出結果受操作者的影響也較大。
渦流檢測(ET)
原理:渦流檢測是將通有交流電的線圈置于待測的金屬板上或套在待測的金屬管外,這時線圈內及其附近將產生交變磁場,使試件中產生呈旋渦狀的感應交變電流,探測線圈測量渦流所引起的磁場變化,可推知試件中渦流的大小和相位變化,進而獲得有關電導率、缺陷、材質狀況和其他物理量(如形狀、尺寸等)的變化或缺陷存在等信息。
優點:渦流檢測時線圈不需與被測物直接接觸,可進行高速檢測,易于實現自動化。
缺點:
1、不適用于形狀復雜的零件;
2、只能檢測導電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3、檢測結果易于受到材料本身及其他因素的干擾。
由于具有非破壞性、互容性、動態性和嚴格性等特點,無損檢測技術應用范圍不斷拓展,到目前既包括有色、鋼鐵、建筑、石油、機械、輕工等傳統材料領域,又包括航空航天、高鐵、新能源、電子信息等新型功能材料和先進結構材料。現如今已成為工業發展中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在國民經濟的各個命脈行業中承擔關鍵角色,是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水平。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高速發展,無損檢測行業應用領域不斷拓寬,其市場規模也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無損檢測市場容量約為83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126億美元。
其中,超聲檢測是最大的細分市場,占比達到33%左右。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超聲檢測市場容量為24.4億美元,2022年將增長至39.3億美元,2016-2022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 8.3%。
雖然相比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無損檢測行業發展起步較晚。但近幾年隨著我國工業設備、汽車等產業快速發展,國內無損檢測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無損檢測技術基礎研究和應用水平在不斷解決這些檢測/監測難題時得到快速發展和提高。目前我國無損檢測技術水平能夠獨立解決我國所有工程需求中的絕大部分技術難題,并能開發出大部分常用的無損檢測技術裝備和儀器,已成為國際無損檢測標準和學術界的中堅力量。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國家產業政策持續支持、下游應用領域快速發展,我國無損檢測市場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根據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有檢驗檢測機構近4.9萬家,營業收入超過3570億元,從業人員141萬人,市場規模約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0%,是全球增長最快、最具潛力的檢驗檢測市場。
與此同時,雖然近年來國內無損檢測企業總體水平和綜合實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無損檢測基礎理論、技術開發、儀器設計和研制及產品應用等方面也都已在世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但在一些高端無損檢測儀器制造方面,與歐美等發達國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如超聲、X射線等檢測設備等,國產品牌競爭力不足,仍需要大量采用進口的國際品牌。預計隨著國內企業不斷加大各方面等的投入,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研發水平,改善產品性能,將逐步取代超聲、射線檢測設備等部分由國外產品占據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