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照熱縮材料,是利用電離輻射工藝制備而成的高分子功能材料,是將線性結構的高分子材料通過電離輻射轟擊,產生高分子自由基,再重新相互鍵合形成立體網狀結構。輻照熱縮材料經加熱擴張變形并冷卻定型后,再次加熱會恢復到第一次加熱擴張前的狀態,具有獨特的記憶效應,因此也被稱為高分子形狀記憶材料。
輻照熱縮材料是高分子材料與輻射加工技術相結合產生的新型智能材料,具有電絕緣、耐高溫、耐腐蝕、抗老化等優點,由于具有記憶效應,以其為原料制造的管材、膜材、異形材等,可用作保護材料,其擴張壓力低、擴張倍率大、徑向收縮率高,加熱收縮后能夠緊密包覆在物體表面,實現絕緣、防潮、防腐、防銹、密封以及連接等作用,在工業領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護材料。
輻照熱縮材料主要應用在電子、電力、通信、管道等領域。在電子領域,輻照熱縮材料可用于消費電子、家電、汽車電子等方面;在管道領域,輻照熱縮材料可用于石油、天然氣輸送管網等方面。除此之外,輻照熱縮材料還可以應用在核電站、軌道交通、工程機械、儀器儀表、航空航天、軍工等領域。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2-2026年輻照熱縮材料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輻照熱縮材料市場規模約為180億元;預計2022-2026年,我國輻照熱縮材料市場將以7.7%左右的年均復合增速增長,到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61億元左右。我國工業規模大,且技術不斷升級,輻照熱縮材料作為性能優異的保護材料,未來仍有良好發展前景。
輻照熱縮材料可采用鈷-60產生的γ射線,或者電子加速器產生的電子束進行輻照加工。其中,電子束劑量率高,不僅可以用于熱縮材料生產領域,還可以應用在交聯電線電纜制造中;γ射線劑量率低,一般僅用在熱縮材料生產中。在實際生產中,為提升企業盈利能力,較多輻照加工企業既可生產熱縮材料,也可生產交聯電線電纜,因此在全球范圍內,應用電子束生產熱縮材料的企業數量較多。
行業分析
人士表示,我國輻照熱縮材料技術研究于20世紀50年代開始起步,經過不斷發展,現階段技術日益成熟,產品質量與國外領先企業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但整體來看,我國輻照熱縮材料行業中的較多企業仍以中低端產品生產為主,核心競爭力較弱,隨著下游行業技術升級,輻照熱縮材料高端化發展已成趨勢,未來領先企業更具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