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A裝置位于俄羅斯莫斯科區的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是一項國際高能物理和核物理國際重大前沿科學實驗項目,截止2021年10月,已有來自12個國家44家科研院所的500多位科學家參與該裝置的建造工作。我國共有四家單位參與了該裝置電磁量能器建造工作,分別是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南華大學。在項目第一期建設中,南華大學全程參與電磁量能器的建造,共享科研成果。南華大學依托NICA對撞機參與國際核物理前沿領域研究,掌握取樣型電磁量能器關鍵核心技術,目前為項目研發的電磁量能器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學校后續參與國家大科學裝置建設奠定了扎實基礎。
該校于濤教授是承擔該裝置多功能探測器上電磁量能器項目的首席專家,具體負責電磁量能器的技術質量審核和對外聯系。他表示,NICA大科學裝置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普京總統的中俄科技創新年閉幕賀詞中提及,我們備受鼓舞。我校將以該大科學裝置為契機,進一步加深核科學與技術學科與國內外知名院校在國際最前沿研究上的合作關系,不斷提高南華大學在國際舞臺上的知名度。
該項目技術負責人王曉冬副教授介紹,目前項目實施非常順利,今年10月,中俄雙方七名資深專家對當前產品進行了預出廠評審,一致同意電磁量能器批量生產順利通過評審,可以開始批量生產。我校已將兩個完整的模塊寄往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經俄方科研人員測試,所有測試指標都符合標準設計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