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40年代末到20世紀90年代初的四十多年運行中,蘇聯核綜合體生產了大量可用于武器的核材料,包括145噸武器級钚(WGPu)和約1200噸高濃縮鈾(HEU)。這種材料儲存在數十個核基地中,用于核武器,并為數十艘核潛艇和核動力水面艦艇提供動力推進,以及用于多個核研究設施。
大量核材料散布在俄羅斯多個地點,由于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相互削減武器協定,其中很大一部分不再需要用于防御目的,從而加劇了這種核材料擴散威脅。核材料安保成為俄羅斯首要問題。日益增長的國內和國際恐怖主義造成了對核設施的破壞威脅,從而導致放射性物質的潛在災難性釋放。俄羅斯當局認為比核安全更重要的另一個挑戰是對因蘇聯核綜合設施工作而受損的地區進行環境修復,以及對不必要的基礎設施進行安全退役。
俄羅斯需要向新的核安全實踐過渡,但它缺乏支持這種過渡所需的專業知識和資源。不管資源是否可用,這樣的實質性變化不可能在蘇聯解體后立即發生,需要長期而集中的努力來重建俄羅斯的核安全。冷戰結束后,為防止蘇聯遺留的核武器和核材料擴散,開始了在核安保方面的國際合作。
國際合作
20世紀90年代初,在國際合作框架內,俄羅斯開展了一系列旨在改善核安全的活動。這些活動由外國資助,這些國家還提供改善俄羅斯核安全所需的專業知識。美國提供了大部分資金和專業知識,而額外的支持則由七國集團提供,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日本和歐盟。此次合作主要集中在三個領域:
雙邊合作項目包括升級處理及儲存核材料的建筑物;建造圍欄并安裝安全設備,以檢測、延遲和響應針對核材料和核基地的未經授權的行動;為這些基地制定核安保程序并培訓核安保人員。這種合作還通過制定法規幫助改善了國家核安全治理基礎設施;提高核安全檢查能力;建立和發展教育和培訓計劃、中心和機構;提高核材料運輸的安全性;開發用于核材料核算和控制的聯邦信息系統;提高保衛核基地的保護能力。
合作處置、停止生產和限制使用過剩的武器級材料旨在減少可用于核爆炸裝置的核材料量、處理這些核材料的基地數量,并消除材料生產能力。這方面的合作努力包括:
由于政治原因,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合作在2014年至2016年期間基本上暫停。當時,很多合作目標已經實現,很多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但仍有進一步合作的空間。俄羅斯與其他幾個國家,如挪威、日本、意大利之間的合作仍在繼續,但規模要小得多。
過剩武器級钚庫存處理
總的來說,俄羅斯將乏核燃料,包括其中所含的钚,視為一種用于能源生產的資源。這一立場是俄羅斯封閉式核燃料循環政策的一部分。為實施這一政策,俄羅斯一直致力于提高其乏核燃料后處理能力,并引進能夠最有效地利用這種資源的新型發電技術。
俄羅斯最后一個WGPu生產反應堆于2010年關閉,而且最后一批钚是在2012年從钚生產反應堆輻射的乏核燃料中分離的。這標志著美俄關于钚生產反應堆合作協議的成功完成。美國在關閉钚生產反應堆方面向俄羅斯提供技術和財政支持的框架。俄羅斯目前使用自己的資金來退役和關閉反應堆。
另一項旨在減少WGPu庫存的美俄協議未能取得預期成果。俄羅斯和美國于2000年簽署了《钚管理與處置協議》(PMDA)。根據該協議,美國和俄羅斯同意從其庫存中處置至少34噸武器級钚。修訂后的PMDA于2011年生效,并采用了各方首選的處理钚的新技術方法。然而,2016年,俄羅斯暫停參與PMDA,聲稱在開發用于處理美國WGPu的所商定基礎設施方面缺乏進展,以及在沒有與俄羅斯適當調和的情況下改變最初商定的處置技術方法。兩國關系的危機也極有可能導致俄羅斯決定暫停參與PMDA。
然而,俄羅斯在美國根據該協議承諾提供的資金支持不足的情況下還是設法創建了實施PMDA所需的基礎設施。該基礎設施包括位于礦山-化工聯合企業的混合氧化物(MOX)燃料制造設施和別洛亞爾斯克核電站(NPP)的快中子BN-800反應堆,該反應堆具有適合燃燒MOX燃料的反應堆堆芯。目前,俄羅斯利用這一基礎設施制造和燃燒由民用反應堆級钚制成的MOX燃料,這些钚是從輕水發電反應堆的乏核燃料中提取的。但是,如果各方同意在PMDA下恢復工作,俄羅斯將能夠相對較快地開始燃燒WGPu。
俄羅斯還擁有大量分離的民用钚庫存,這些钚是根據其宣布的封閉核燃料循環政策從輕水反應堆乏燃料中提取的。根據民用钚庫存報告,截至2018年,俄羅斯有56.5噸分離的民用钚,庫存以1-2噸/年的速度逐漸增長,根據《钚管理準則》(INFCIRC/549)向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報告。然而,如果俄羅斯開始使用民用钚來生產MOX燃料并在BN-800反應堆中燃燒,那么這種增長趨勢可能會發生變化。
武器級高濃縮鈾(HEU)庫存處理
截至目前,俄羅斯還沒有明確的減少高濃縮鈾庫存和縮減其使用規模的途徑。負責燃燒從已拆除的俄羅斯核武器中取出的500噸高濃縮鈾(相當于 2 萬枚核彈頭的核“填充物”;從而將高濃縮鈾總庫存從1200噸減少到700噸)的HEU-LEU協議已于2013年完成,尚未擴展到涵蓋額外材料。此外,2012年,俄羅斯恢復了20世紀80年代后期停止的高濃縮鈾生產。俄羅斯繼續廣泛使用高濃縮鈾用于海軍艦船推進,并為數十座研究反應堆提供燃料。除了減少高濃縮鈾使用的國際壓力外,俄羅斯縮減高濃縮鈾使用和減少庫存的唯一益處是為推動經濟效益。俄羅斯核研究綜合體的持續整合可以減少使用高濃縮鈾的小型研究設施的數量。將高濃縮鈾燃燒成輕水反應堆用新型燃料是減少高濃縮鈾庫存的另一個途徑,輕水反應堆使用高濃縮鈾從輕水反應堆的乏燃料中制造新燃料。該技術于2020年獲得了Rosatom的投資,生產設施將建在西伯利亞化學聯合企業的場址上。
高濃縮鈾氧化物后處理設施(M2079)退役
核與輻射危險設施-高濃縮鈾氧化物后處理裝置(M2079)已在西伯利亞化學聯合企業(SCC)(隸屬于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旗下的“特維爾”(Rosatom TVEL)燃料公司)升華工廠完成退役。這項工作在“2016-2020年及至2030年核與輻射安全保障”聯邦目標計劃(FTP NRS-2)框架內進行。
作為執行1993年2月18日俄羅斯和美國政府簽署的關于使用從核武器中回收的高濃縮鈾的協定(“兆噸到兆瓦”計劃或HEU-LEU計劃)的一部分,M2079特殊裝置于1996年在西伯利亞化學聯合企業(SCC)的升華工廠場址上被設計及部署。該計劃規定Rosatom企業將500噸俄羅斯高濃縮鈾(HEU)商業化后處理成低濃縮鈾(LEU),隨后用于制造美國核電站的燃料。該裝置通過氟化高濃縮鈾氧化物生產六氟化鈾。2013年10月1日,隨著HEU-LEU計劃的完成,M2079裝置被關停。核材料從M2079裝置的工藝設備中移除,然后將設備轉入核安全狀態。
裝置運行多年,已獲得專利15余項,提交已投入生產的合理化方案約300項。
在HEU-LEU計劃下的后處理設施運行的多年中,SCC一直進行研究工作以改進生產高濃六氟化鈾的設備和技術。
2013年,SCC升華工廠完成全部核材料產品再加工。2014年,M2079裝置完全轉入核安全狀態。2016年,SCC已宣布該設施退役項目開發招標。在項目框架內,將制定文件以確保退役工作的安全。退役項目成本為1200萬盧布。
2017年,在考慮到所有安全要求的情況下,為該設施的退役制定了項目文件。
2018-2019,SCC升華廠開展了M2079裝置的退役工作,包括對房舍、建筑結構和工程系統進行去污,以及拆除工藝設備、管道和工程系統。放射性廢料被轉移到俄羅斯國家放射性廢物管理運營商(FSUE NO RAO)機構進行掩埋。
2020年,M2079裝置完成退役。Rosatom和TVEL于2020年3月進行的委托審核已經確認,M2079裝置已根據項目完成了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