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技術網訊:12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直到現在,天文學家對如何解釋太陽系的形成還沒有一致。近日,科學家提出了新的假說,指出太陽系可能是從一顆古老死亡恒星周圍的巨大氣泡中誕生的。
科學家稱,來自一類名為“沃爾夫-拉葉星”(Wolf-Rayet stars)的大質量恒星的恒星風可能在數百萬年的時間里,催生出一個巨大的太空氣泡。氣泡外部有一層密集的外殼,使塵埃和氣體困在氣泡內部并逐漸壓縮,最終形成類似太陽的恒星。他們的解釋模型發表在近期的《天體物理學雜志》上。
然而,研究顯示這兩種同位素的數量并不均衡,鐵-60的數量似乎要少于鋁-26。天文學家對形成于太陽系初期的隕石進行了分析,發現了同位素鋁-26存在的證據。
研究人員解釋稱,來自沃爾夫-拉葉星的恒星風可能把同位素鋁-26吹到了太空中。沃爾夫-拉葉星的體積可以達到太陽的40到50倍。隨著這些大質量恒星拋灑物質,恒星風可以將這些物質吹出巨大的氣泡,并形成密度較高的殼包圍在氣泡周圍。氣泡內部的塵埃和氣體逐漸壓縮,形成新的恒星。
(中國核技術網 責任編輯:楊洋)
種子植物的輻射可能是觸發晚古生代冰期直接原因
原位測量量子液體中同位素雜質濃度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