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千萬別放床頭!
輻射很強!會變笨!會得癌!
手機電量低,輻射強!
仙人掌能防輻射!
微波爐、電吹風小家電輻射很強!
家附近建了通信基站會有強輻射!
實際上,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手機的輻射會引起癌癥在內的惡性疾病!輻射大小,與手機電量沒有關聯!建設通信基站不僅不會增加輻射反而可能會減少!購買品牌微波爐避免電吸輻射泄露是關鍵!電吹風磁場強度大概只是限值的 5%~10%!仙人掌除了能扎人,真的沒啥特殊的!
從我們出生起,就生活在一個被輻射包圍的環境中。生活中常說的輻射,主要指的是電磁輻射。但最常見的還是非電離輻射,只要存在電,就存在輻射。
在國際上,對電磁輻射有一個公認的劃分,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
生活中常見的電離輻射量,大概是這樣的:
圖片來源 / 丁香醫生
一些電磁波的每個光子攜帶的能量可以大到擁有破壞分子間化學鍵的能力。在電磁波譜中,放射性物質產生的伽馬射線,宇宙射線和X光具有這種特性,被稱作“電離性輻射”。
光子的能量不足以破壞分子化學鍵的電磁場稱作“非電離性輻射”。
組成我們現代生活重要部分的一些電磁場的人造來源,像電力、微波、無線電波,在電磁波譜中處于相對長的波長和低的頻率一端,它們的光子沒有能力破壞化學鍵。
如果能夠破壞細胞分子的化學鍵,就可能產生癌細胞!
電離輻射更需要警惕
相比于上面說到的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的能量較強,通過能量傳遞引起物質電離。
電離輻射包括:α粒子、β粒子、X射線、γ射線和中子。
α粒子:氦原子核(2顆質子及2顆中子),帶正電荷,由于α 粒子質量較大,穿透能力很弱。
β粒子:高速電子,穿透能力比 α 粒子強。
X射線及γ射線:能穿透人體。
中子:不帶電荷的粒子,穿透能力最強。
圖 / 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
圖 / α粒子、β粒子、γ射線和中子
我們利用不同防護物來保護自己免受輻射傷害。低穿透能力的輻射如α粒子,可以輕易被一張紙阻隔。要阻隔高穿透性輻射,則需要密度高的材料作防護,如鉛或石蠟。
福島核電站事故切爾諾貝利事件它們都是電離輻射這類事故所造成的環境影響危害性巨大生活中不會遇到以上高劑量的電離輻射但我們也無法完全逃離它來自宇宙的射線土壤中的氡氣裝修用的天然大理石地鐵安檢時的安檢儀接受醫療檢查的CT都存在電離輻射!提示:
生活中看到這個標識
請務必離遠一點再遠一點!
生活中常見輻射都是安全的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和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以及歐盟執委會的新興與新鑒定健康風險科技委員會發表的一系列報告均指出:
目前沒有得到充分的證據能夠證明在一般強度下的電磁曝露會引起癌癥在內的惡性疾病。
在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致癌物分類中,電磁輻射分別位于 2B 類致癌物和 3 類致癌物。
千萬不要因為 2B 類致癌物而擔心,它指的是「可能性較低的致癌物」,同為 2B 類致癌物的還有泡菜和咖啡。
相比于害怕手機輻射,不如多注意一下明確會致癌的 1 類致癌物,例如煙草、陽光、汽車尾氣、臘肉。
輻射還是越少越安全
既然大部分都是安全的,也沒有明確的致病風險,那我們還需要重視輻射嗎?
答案是:需要!
在不影響正常生活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在輻射環境中曝露的時長和強度,降低可能存在中的潛在風險。
我們可以做以下三件事:
1、減少曝露時間
2、增大與輻射源的距離
3、采取必要的屏蔽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