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監督站高度重視此次放藥生產企業監管職責移交工作,認真學習體會通知精神,準確把握“落實放管結合、并重要求,防止出現監管真空”的工作要求。全面梳理華東地區按規定將下放的24家放藥生產企業環境影響評價、輻射安全許可材料及其審批文件,項目的竣工驗收報告,日常監督及問題整改報告等檔案,匯集刻錄成光盤;當面移交給相關省級輻射安全監管部門,并就歷年監督檢查發現的典型問題和處理情況進行研討交流;同時組織參加移交活動的各省(市)監督人員前往放藥生產企業進行現場示范性監督,確保放藥生產企業“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華東監督站相關負責同志強調,放藥生產企業審批和監管的下放,是黨中央、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改革,釋放市場活力,促進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舉措,各省(市)生態環境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認真研究放藥生產企業輻射安全監管工作,并及時將其納入監管體系,確保監管無縫銜接。其次,要放管并重、放管結合,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要求規范監管,制定放藥生產企業輻射安全監管相關制度、程序,做好監督人員的業務知識和執法行為培訓,確保放藥生產企業輻射安全接得住,管得好。第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做到嚴格監督與熱情服務并重,在守住安全底線的情況下,促進放藥行業健康快速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放射性診斷、治療藥品等健康服務產品。
在放藥生產企業現場的示范性監督中,華東監督站依據國家核安全局發布的三級執法程序,以實情實景實戰方式對氟-18、锝-99m生產場所進行現場監督,與參與活動的各省(市)監督人員交流日常監督體會和需重點關注的方面。
華東監督站將在華東地區命運共同體框架下與各省(市)生態環境監管部門保持密切合作,以監管保安全,以服務促發展,確保“放管服”改革精神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