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圖所示,射頻腔是未來圓形對撞機研究和發展的關鍵技術(圖片:CERN)
為了解決基礎物理學中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包括那些因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而變得更加突出的問題,目前還沒有一種科學儀器能夠與粒子對撞機相提并論。反映這個問題,2020年更新歐洲粒子物理策略設置一個正負電子對撞機LHC后作為最高優先級的設施,隨著技術和財務可行性的調查未來能源前沿與質子間的對撞在新的100公里的隧道,作為一個潛在的第二步。
為了推動實現這一戰略的一個主要提議,今年的“未來圓形對撞機周”(FCC)于6月28日至7月2日在網上舉行,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700名參與者,討論如何在日內瓦地區一個周長100公里的新隧道中最好地操作正電子對撞機和質子對撞機。會議討論了正在進行的可行性研究工作,該研究正在為2027年的下一次戰略更新進行準備。
關于未來圓形對撞機 2021周討論的細節,請查看Panos Charitos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Courier雜志上的報告,其中討論了合作的進展,布局研究,加速器物理研發和最小化項目的潛在生態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