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朝鮮半島無核化不會自動使該地區成為無核武器區,因為它包括有核的俄羅斯和中國,以及美國 "核保護傘 "下的日本,后者的部隊就在附近。這就是為什么有必要將東北亞的一部分變成無核武器區(NWFZ),直到完全廢除核武器,就像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南太平洋、東南亞、整個非洲大陸和中亞一樣。
東北亞-無核武器區(NEA-NWFZ)的意思是,該地區的三個國家,即兩韓和日本將同意不在其境內擁有或允許核武器,而三個核武器國家將向它們提供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安全保證,即所謂的3+3方案。
自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從韓國撤出核武器后,將朝鮮半島或該地區變成無核武器區的想法獲得了新的意義。關于半島無核化或建立東北亞無核武器區的各種想法一直在討論,后者只是在個別學者和智囊團層面被討論,是非正式的。最近的一次是2019年世宗-RECNA(長崎大學廢除核武器研究中心)的政策建議,其中納入了許多以前標明和討論的想法和建議。然而,盡管想法很豐富,但迄今為止,這些提案都沒有朝鮮專家參與,這使得這些提案在實際談判中顯得半生不熟,不完整。
盡管東北亞的核擴散風險正在增加,但建立這樣一個區仍然沒有列入區域政治議程,也沒有一個適當的區域機制來解決這個問題,盡管聯合國裁軍事務咨詢委員會在2013年建議采取行動建立這樣一個區,而且作為該區域一部分的蒙古也提出要非正式地促進實際的探索,認為這是可行的。
對東北亞無核武器區建議的回應通常是條件不成熟,盡管事實上情況并沒有好轉--說起來很溫和。蒙古的經驗表明,與其等待條件變得 "成熟"(如果有的話),不如積極行動起來,努力創造適當的條件。
創造條件開始討論東北亞無核武器區,首先需要大膽的概念性方法,特別是來自美國和朝鮮的概念。由于世界正在發生變化,從邏輯上講,處理這些問題的方法也應如此。
因此,威懾或盟國的安全保護傘是否應該始終是核的,特別是當美國及其兩個盟國中的每一個都有強大的常規武器庫和聯盟支持來對抗任何非核威脅時?難道威懾不應該根據不斷變化的情況進行調整,并為最終目標服務嗎?現在難道不是認真思考唯一目的和不首先使用政策的時候嗎?朝鮮會同意單邊無核化嗎?在朝鮮方面,作為第一步,它是否會同意凍結或限制武器,作為對減少和取消雙邊和多邊制裁的回應?
從概念上講,如果美國按照2018年新加坡聯合聲明第一段中的約定實現與朝鮮關系正?;?,朝鮮似乎可以接受嚴肅的武器凍結談判。這將促進信任,使雙方能夠研究解決有關問題的各種方案。一旦雙方就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達成政治諒解,就很容易實現多邊化,以便讓其他大大小小的利益攸關方參與進來并作出各自的貢獻。
藍色旗幟是一個研究地區安全問題的蒙古非政府組織,它認為達成半島無核化的協議將是在3+3方案基礎上建立東北亞無核武器區的重要一步。該組織正與同行的民間社會組織一起,研究如何啟動一個包容性的進程,以利于對相關問題進行實際討論。概念上的突破將為建設性地討論這些問題開辟道路。
應該指出的是,俄羅斯和中國的作用不僅在向日本和韓國提供核安全保證方面很重要,而且在向朝鮮保證美國保證的可信度方面也很重要。此外,還有可能以一種讓人想起戰后馬歇爾計劃的形式向朝鮮提供國際經濟支持,所有利益相關者將從中分別和共同獲勝。
作者:Enkhsaikhan Jargalsaikhan博士,前蒙古國大使,目前是一個名為 "藍色旗幟 "的非政府組織的主席。他也是亞太核不擴散和裁軍領導小組(APLN)的成員。他的文章是與APLN合作發表的(www.apln.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