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燃料循環的后端,需要確保放射性廢物包括最終處置在內的各個階段的安全。在安全案例中對深層地質處置庫進行評估,該案例提供證據和分析以支持處置庫開發各個階段的決策。
核能局協助其成員國滿足其在強大的科學技術基礎支持下開發、審查和更新有效安全案例的需求。核能局在該領域的工作通過放射性廢物管理委員會(RWMC)及其安全案例整合小組(IGSC)進行協調。
自 2000 年以來,IGSC 已確定、記錄和評估深層地質處置庫安全案例的結構和內容,并就其開發中的良好實踐建立了共識立場。在此背景下,核能局于 2021 年 6 月 24 日主辦了一次在線專家圓桌討論,討論了 IGSC 的經驗以及如何利用它為不同類型的放射性廢物處置設施制定安全案例。
“核能局幾年前就提出了安全案例的概念,”核能局局長威廉·D·馬格伍德四世在活動的開幕詞中指出。 “安全案例是一門學科,通過非常謹慎的安全過程評估與放射性廢物處置相關的問題,以支持決策,將安全置于擬議設施的核心。”
小組成員一致認為,在為近地表、中深度和深層地質處置庫編制和提交安全案例方面存在一些方法和戰略差異,這主要是由于時間跨度大不相同,因此存在不確定性和相關風險。
例如,近地表處置設施不能保證長期(即數十萬年)廢物隔離和防止人類入侵。因此,近地表設施的安全案例更多地依賴于廢物驗收標準,主要考慮低放射性和極低放射性廢物,并對制度控制期充滿信心。因此,深地質處置庫的安全案例策略將側重于減少人類入侵的可能性,而近地表設施的安全案例策略將更多地關注最小化潛在人類入侵的后果。
盡管存在這些差異,但設計堅固安全箱的總體理念對所有處置類型都是通用的。 RWMC 主席兼執行董事 Hiroyuki Umeki 說:“評估情景開發、不確定性管理以及為不同處置設施編制和提交安全案例所需的相關風險評估所需的專業知識、方法和策略有一些共同點。日本核廢料管理組織 (NUMO)。
無論處置設施的類型如何,強大的安全案例都建立在多重屏障和安全功能之上,以實現縱深防御。這些包括用于限制釋放率的穩定廢物形式、用于提供遏制的廢物包、用于保護容器的緩沖器和用于隔離廢物的地質屏障。多因素安全案例還應提出多個獨立的安全保證論據,包括科學研究的介紹和分析、詳細的總系統建模和自然模擬研究。
由于許多放射性廢物處置計劃依賴于志愿者或基于同意的選址,因此安全案例交流是所有類型處置設施共有的另一個重要方面。處置設施的科學和技術基礎應可供所有利益相關者使用,以使他們能夠參與決策過程。在這方面,關鍵是在許可過程中建立信任和信心,針對不同受眾量身定制溝通、解釋或協調,并關注利益相關者的需求。
“安全案例的制定需要始終牢記參與和溝通,”IGSC 主席兼英國放射性廢物管理研究支持辦公室負責人 Lucy Bailey 說。 “這不僅僅是最后的附加活動。”
該專家圓桌會議是 NEA 將于 2022 年 2 月 8 日至 10 日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與羅馬尼亞核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局 (ANDR) 合作舉辦的國際研討會的前奏。本次研討會將促進國家能源局成員國經驗的交流。